针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针和灸是两种不同外治方法,一般习惯性一起叫做针灸.两者作用有所不同,针主要起到疏通经脉、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作用;灸主要起温通经脉、温经散寒、消瘀散结的功效。针灸的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几点:
1、疏通经络: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2、调和阴阳: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体内正气与病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为了保证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灸;年老体弱者针灸时应尽量采取卧位,取穴宜少,手法宜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止针灸。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灸。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灸。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灸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灸对某些病症疗效极佳,但并非万能,尤其是对于部分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更有利于病人恢复,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