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修行若迷茫,可向《咒枣》书中求
如何拜师?如何修行?
这两个是向往修道的朋友们问及最多的问题,然而问题的答案却并非固定统一,因为在实际境遇中其过程会因人而异,但是最终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
今天小编就以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咒枣记》中的故事情节,来为还心存迷茫的朋友拆解这两个问题。
关于拜师
都说明师难求,可《咒枣记》中萨祖师一下就得遇三位仙人传授,搁在现代社会来说,萨祖师完全就是“天选之子”的特例啊,怎好拿来做比!
可果真如此吗?让我们看看本书的前三回内容:萨祖曾三世转生,第一世前身名叫吴成,本为屠夫杀生无数,三十岁之后戒杀向善;第二世前身名叫陆右,为地方富户,遇女子雨夜投宿家中却不萌邪心,又常散财济贫行善积德;第三世转生于蜀中西河县萨家,年方九岁父母相继而逝孤苦无依,长大后在县衙刑房当差,遇人受冤相求则必为周助,然救下一人却又害死一人,遂改行医道。结果误下药饵医治死了病人,怨悔不已后决心弃医学道。
小说情节虽可杜撰,但其折射出的道理却很明白:学道从来没有坦途!即便是后来身为四天师之一的萨祖,在得道之前也是命运多舛历经磨难,可道心依旧。正因这坚定不移的求道之心,才有了求道路上三位仙人授以妙法,而后修道济世飞升成仙的后续。
再看后面的内容:萨真人用雷火焚了湘阴庙之后,王恶不服,到城隍处状告真人,城隍允准他暗中阴随真人伺机报仇。这一随便是十二年,先后到过辰州、贵州龙津、榆溪、永宁濯乡、曲靖府甘兴驿、赛花村、西浦等地,真人一路为百姓除妖治病广做善事,王恶不仅未寻到真人一个错处,更是被真人善行感化,遂皈依真人,最后被封为灵官。
这是情节设计的巧妙之处,萨祖既是仙人之徒,又为灵官之师,很好的诠释了为“师”时的品性高洁,为“徒”时的谦逊勤勉。
关于修行
书中第六回至十三回写的是萨真人修道济世的情节,也是整本小说的主体部分,可分为“雷火焚淫祠”、“严格修道”和“游地府”三个内容。
前文已提及湘阴庙被焚,以及一十二年观过错,现下说说真人为何要与灵官同游酆都地府:萨真人前世为吏为医时,曾害了几人性命,心歉不安,于是前往酆都救度他们,在崔玉判官的陪同下见到了地府里的善恶判罚,最终在枉死城找到那几人助他们转生。
这三个内容可用三个词来概括:惩恶扬善、积功累行、道德自律。萨真人用习得的雷法驱邪灭祟,为百姓除害,是为惩恶扬善;用所得仙扇为百姓治病还魂,用所学咒枣之法祛邪疗疾,是为积功累行;在得道之后仍为前世恶行怨悔,不惜下地府救拔,是为道德自律。
《咒枣记》虽是一本神魔小说,但我们在看的时候也不仅仅只是看个热闹,关于文首的两个问题,其实书中早已给出了答案。
萨祖求道之心不曾因苦难坎坷动摇过,以仙师教授所学济世度人,以善行义举感化王灵官,须知这十二年只是漫漫修行路的缩影,还有无数个十二年在旁人不知的情况下也依然如此律己。
都说什么样的师父教出什么样的徒弟,殊不知这样的师徒机缘其实是双向的。与其一心寻访仙师名师,不如默默做好自己,脚踏实地不吝善举,长此以往又怎会遇不到一位德行出众的师父呢。
即使如小编这样已经踏进修行圈的,也须日日不辍,除了做好该做的功课外,能尽数将所学医术造福于身边人,这才是最大的功德,最好的修行。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表文有什么用?道教法事为什么要升疏上表?
表文有什么用?道教法事为什么要升疏上表?做过法事的人都知道,做法事前会有那么一张黄纸,上面写着一堆字,现在也有现成打印好的表文纸,只需要法师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即可。但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这一张纸的作用,那今天就说说到底什么是表文?是用来做什
-
道教提倡无为、随缘、知足、不争是因为消极吗?
在我国的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道教最为我们熟知的是“道法自然”、“不敢为天下先”、“清静无为”。那么道教所提倡的无为、随缘、知足、不争等等
-
勇身金甲现,威震九天庭 !护法大神王灵官
《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都挡不住他,却被一人拦在了灵霄殿外。双方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此人就是护法天神——王灵官。这也许是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王灵官祖师,其实在《新搜神记》、《列仙全传》等众多书籍中都有关于王灵官的传说。今天我
-
神秘的道法为什么能治病?
数千年来,道教修行者使用符咒禁方水法等为民众治病除疾,是道教文化中最为神秘的一面,也是神仙色彩最为浓厚的一页。对于这些神秘文化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否定,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探寻,找出其表象背后隐藏的未知新领域。其实道法之所以能够治病,一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练功时必须一动不动吗,需要注意什么?
医圣道医丹法既是修真养生的根本,又是运用本门道法医术的根基所在,因此,提升丹法内炼水平至关重要。不少弟子、学员反映在丹法修行中如何把握动与静的关系存有疑点,本文就此问题作一阐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提升修行效果。我们知道,练功前第一步需要调身,
-
萨祖《雷说》中蕴含的精气神之秘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所著《雷说》,是道教直指修真成仙大道的重要典籍。全文字数虽然不多,但于修行中的诸多关窍都一一点拨,对后世修真之人特别是萨祖法脉传承弟子而言,每每读来都能新生感悟、获益良多。道教追求长生不死,其最高的境界是“形神俱妙
-
藏在节气里的中医智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古人用廿八个字将一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总结,这就是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天象、气象、物象以及农事活动进行观察探索后,分析总结出的自然节律变化所产生的规律,
-
来人不用问,真正厉害的道医都是“神算子”
道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数千年来以其鲜明特色与显著疗效而广受赞誉,在许多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中都有相关的记载描述。宋代之前,道医与中医融和一体发展,宋代之后,道医与中医开始分流。随着经济发展和造纸术、印刷术的改良,书籍的获取更加便利,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