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文化

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治则”理论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同时也是中医论治思想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概念上,有些朋友会将治则与治法混淆,其实治则与治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治则是总纲,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相当于战略;治法是在一定治则的指导下,针对某个具体证候所制定的具体治疗方法,相当于战术,二者是从属关系。

治则的涵义

治则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于健康的保持、疾病的祛除、病后的康复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所以治则不仅是临床论治时必须遵循的准则,亦是预防和养生所遵循的准则。

治则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一种治疗规律,它一直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上指导着临床的治疗,所以治则关系着整个治病的过程。

那么治则是怎样形成的呢?《黄帝内经》是治疗思想初步建立的基础,其中《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言“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至和平。此之谓也”,从这里可以看出“病机”是治则建立的主要依据。

治则的内容

中医治则在层次上有高低之分,在范围上也有大小之别,其内容也是十分丰富,有治未病、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正治反治、辨证治则、辨病治则、同病异治、三因制宜、随证治之等等。

为了能对这些丰富而庞杂的内容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咱们就以病机为主要依据来将这些内容划分为四个层次。

基本病机:

1、正所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病势紧急的先治其标,若是慢性病急性发作,也先治急性的症状,缓解后再治慢性病。这便是主次缓急原则;

2、益其损、顺其性为补,去其实、逆其性曰泻,中医把机体脏腑、气血津液等一切的病理变化概括为“阴阳失调”。脏腑补泻原则便是在疾病过程中,通过补泻调理失常的脏腑关系而制定的治疗原则;

3、在治疗疾病时,面对不同的时间、地域、个体时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便是“三因制宜”原则。中医理论认为四时气候的变化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抓住天时对人体影响的特点择时而治以达到最佳效果。《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认为五方地域的差异决定了自然气候、 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的不同,《医学源流论》也指出“人察天地之气以生,故其气随地不同”,地域的差异导致人们的体质 以及发生的疾病都各有其特殊性,所以同一病情在不同的地域,往往选取不同的药物和治法。中医理论在重视整体观的同时也强调个体性,因此在治疗时要顾及到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性,以及性格、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别,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4、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角力的过程,若正气虚就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是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这便是扶正祛邪原则。

上述以基本病机概括的治则是治疗疾病过程中的总则,属于最高层次的治则。

病类病机:

1、任何脏腑发生病变,都会在其所具有的生理功能和其所属的各个方面反映出不同的病象。脏腑治则便是针对各脏腑的生理特点、功能和病理现象所制定的治则;

2、气血津液治则是根据其虚实的程度,而分别采取用补气益气、补血养血、行气理气、行血活血的方法。若津液输布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停聚而成水湿痰饮,则采取健脾益中、祛湿化痰的方法;

3、《伤寒论》中指出,太阳病“当以 汗解”,若属经证则宜解表,若属脏证中的蓄水证则宜化气利水,若属蓄血证则宜攻逐瘀血。阳明病“当和胃气”,若属经证则宜清解里热,若属腑证则宜攻下实结,且阳明病为燥热所伤,最易耗伤阴液,所以还应注意养阴。少阳病宜和解并顾及兼证。太阴病“当温之”,一般采取温补脾阳散寒的药物。少阴病应“急温之”,若属虚寒则宜回阳,若属虚热则宜滋阴清热,若兼表证则宜温经发汗。厥阴病为寒热错杂证,应根据具体情况施治。以上为六经治则;

4、温病治则,温病的本质是郁热,既有热邪就须清热,但由于热邪的程度不同,所以用寒凉药物清解之时既要防止病重药轻,又要防止过于寒凉。若气热炽盛内陷血分,则当选择既能清热凉血,又具养阴生津之功的药物。在清解热邪的同时,还须将阻滞气机之邪气祛除,所以要视其邪气的情况,或兼以化湿、活瘀、消导、通下、散表等药物。温病最易伤耗津液,所以其核心还在于保存阴液,轻者以清热生津为主,重者以滋补真阴为主,竭者以收敛潜镇为主,以防阳脱。

上述以病类病机划分的治则为病类治则,属于第二层次的治则。

病证病机:每一种疾病都有各自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和发生发展规律,因而就有相对应的治疗原则。如《金匮要略》中提出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痰饮的病机要点在于寒气,遇寒则聚、得温则化,因此针对痰饮的成因和病理特性,当以温药和之。“和之”是平和调和之意,指用药不可过于刚燥。这就是具体疾病具体治疗的代表条文,同时也体现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此类治则为随证治之,受第二层次治则的支配。

症状病机:这是根据主要症状而制定的治则。上一层次的随证治之属于小治则,它们就能联系上确切的治法,比如寒者热之联系温法,热者寒之联系清法,虚者补之联系补法,实者泻之联系泻法。再比如痛则止痛,汗则敛汗,便秘则通便等等,在临床运用中还应同时结合主次缓急进行治疗。

这种针对具体症状病机而制定的治则也可叫做治法,它们从属于治则。

大部分治则并不包括具体治法,也不与具体治法相对应,但它能从不同的角度指导治法的选择及具体运用。中医治则具有有很强的原则性,是相对稳定且规范的,如果治则变了,那么治疗的方向和目标也就改变了。

综上所述,中医治则是一个有序的、具有多层次内在联系的整体,它们相互维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治则理论体系。

不管治则的层次高低还是范围大小,始终围绕的都是“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其实还有一个凌越于前的治疗原则,那便是“未病先防”,这也是医者共同的最高目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