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靠穴位刺激还是靠神经刺激?——道医靠的是气的运用
有一种看法认为针灸治疗的原理是依靠穴位和神经刺激。这大致是受到一部分书籍当中的理论影响:认为我国的针灸技术是由砭石治疗发展演化而来,是古人在劳动生产中因偶然触碰、割伤身体部位而治愈了某种疾病,进而长期总结经验发明了按压、放血等穴位治疗法。是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的发展,把医疗器材由石器改进为金属针具,其依托的医理是相同的。
对此看法,我们可以来参阅古时被尊为《针经》的《灵枢经》中对针术的定义:《九针十二原》“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这里明确表明了两点:第一,微针疗法和施术于外表的砭石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完全不同的组成部分;第二微针的治疗机理是调血气,使气血的运行在经脉中起到逆顺往来的相合作用,并不是点压按摩造成对机体的刺激。
《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据《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砭石治病来源于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以渔业为主的民族,九针治病来自于南方,两种疗法产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与所治疗的病证都有很大不同。
最初的砭石,本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用锐器刺痈排脓放血的工具。偶然撞击、割伤出血导致原有病症减轻只能用于解释这类放血疗法的起源。正如世界许多其他民族都在原始社会劳动生产过程中发展出相似的放血治疗方法,比如《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就记载有许多因自然出血而致使原有病症痊愈的事例,古希腊人因此总结出许多放血方法,如静脉切开术、拔罐和蛭吸法等。
而针灸治疗中涉及的气与脉的概念,《决气篇》“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是束缚经气按照特有轨迹循行的一种称谓,脉与气都是人体在生命活动才运动存在的精微物质,依靠现代科技都很难研究清楚,更别说产生于生活外伤的经验了。
《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宝命全形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针法导气的原理正是以气调病。
我国古代修行者外观其外大天地,内观其身小天地,以注重精神修养,修心养德的方式沟通宇宙,突破人体感知桎梏,从而能从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体悟天人合一的自然至道。通过修行者对人体不断的探索,这才能逐渐总结推衍特立于世界医林的经络腧穴学说,成为针灸学以及后世发展出各种腧穴特种疗法开花结果的肥沃土壤。
《灵枢·小针解》“粗守关者,守四支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抛弃运用气的神邃,仅仅将刺激施与人体部位,不是完整的针灸技法,也就很难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表文有什么用?道教法事为什么要升疏上表?
表文有什么用?道教法事为什么要升疏上表?做过法事的人都知道,做法事前会有那么一张黄纸,上面写着一堆字,现在也有现成打印好的表文纸,只需要法师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即可。但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这一张纸的作用,那今天就说说到底什么是表文?是用来做什
-
道教提倡无为、随缘、知足、不争是因为消极吗?
在我国的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道教最为我们熟知的是“道法自然”、“不敢为天下先”、“清静无为”。那么道教所提倡的无为、随缘、知足、不争等等
-
勇身金甲现,威震九天庭 !护法大神王灵官
《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都挡不住他,却被一人拦在了灵霄殿外。双方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此人就是护法天神——王灵官。这也许是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王灵官祖师,其实在《新搜神记》、《列仙全传》等众多书籍中都有关于王灵官的传说。今天我
-
神秘的道法为什么能治病?
数千年来,道教修行者使用符咒禁方水法等为民众治病除疾,是道教文化中最为神秘的一面,也是神仙色彩最为浓厚的一页。对于这些神秘文化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否定,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探寻,找出其表象背后隐藏的未知新领域。其实道法之所以能够治病,一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练功时必须一动不动吗,需要注意什么?
医圣道医丹法既是修真养生的根本,又是运用本门道法医术的根基所在,因此,提升丹法内炼水平至关重要。不少弟子、学员反映在丹法修行中如何把握动与静的关系存有疑点,本文就此问题作一阐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提升修行效果。我们知道,练功前第一步需要调身,
-
萨祖《雷说》中蕴含的精气神之秘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所著《雷说》,是道教直指修真成仙大道的重要典籍。全文字数虽然不多,但于修行中的诸多关窍都一一点拨,对后世修真之人特别是萨祖法脉传承弟子而言,每每读来都能新生感悟、获益良多。道教追求长生不死,其最高的境界是“形神俱妙
-
藏在节气里的中医智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古人用廿八个字将一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总结,这就是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天象、气象、物象以及农事活动进行观察探索后,分析总结出的自然节律变化所产生的规律,
-
来人不用问,真正厉害的道医都是“神算子”
道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数千年来以其鲜明特色与显著疗效而广受赞誉,在许多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中都有相关的记载描述。宋代之前,道医与中医融和一体发展,宋代之后,道医与中医开始分流。随着经济发展和造纸术、印刷术的改良,书籍的获取更加便利,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