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文化

中药的药性是什么?

药性是指药物的性质、气味和功能。中药的药性主要可概括为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这几个方面。对此最早的记载出自《神农本草经》,其中“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这说的就是中药的五味和四气。

四气

即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属性,又被称为四性。《内经》有云“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更进一步中指出“入腹则知其性”,这说明是在病人服药之后,中医以寒热辨证为基础,从药物对所治疾病(包括病因、病性、病症)的寒热性质的影响中得以确定四气。

也就是说,四气是药物作用于机体产生的反应。凡能减轻消除热性病证的药物属性为寒凉,凡能减轻消除寒性病证的药物属性为温热。而寒与凉、温与热是本质相同,程度有别的同一种药性;寒凉与温热则是本质不同,互相对立的两种药性。其中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有些文献中还将药物标志为“微温”、“微寒”、“大热”、“大寒”等,这些都是四气属性不同程度的细微划分,此外还有被标为平性的药物,其药性并非绝对的平性,只是相对较为缓和,仍属于四气的范畴。

综上,药物的四气充分反映出药物影响人体的阴阳寒热变化,是用以概括说明中药功效和作用特点的主要依据。

五味

即中药的酸、苦、甘、辛、咸五种药味,其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古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功效,《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于味道与功能关系的最早记载。

五味的确定取决于实际口感和临床总结这两个方面,但书籍中记载的有些药味与实际口感并不相符,这是把五味同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脏腑等理论结合起来,做为刚柔升降、归经引经的重要依据。如《本草备要》中说“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泄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中药的五味既是部分药物的真实滋味,又是对药物功效的概括总结。虽说药物的味道不止五种,但这五种是最基本的药味,其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归经

即是用来标明药物对人体特定部位的选择性作用,是对药物功能的向位属性概括。所谓“归”,是指归属、走向之意,“经”则是指经络,归经理论源于《内经》中的“酸入肝, 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

早期的医药典籍中对药物的记述,就有“归某某经”或“某药入肝、某药入肾”的字样,直到金代医学家张元素将零散的归经理论总结成完整的体系,历经后世医家的补充和完善后,到清代医学家沈金鳌在医学著作《要药分剂》中,正式提出“归经”的概念,并将归经理论做为单独的一项而全面应用。

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经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对临床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既能提高用药的针对性,还能兼顾脏腑的关联性,其也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

升降沉浮

即是用来反映药物的定向属性,揭示药物对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的趋向性。升降浮沉理论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明确表明了清阳与浊阴升降出入的规律,以此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若人体在疾病状态中,由于阴阳反向作用,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则会导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等病证。

升即上升提举,降即下达降逆,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出现如呕吐咳喘、崩漏脱肛、自汗盗汗、表证不解等上下外内的病势趋向,升降浮沉理论能够针对病情,选择性用药物进行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

同归经理论一样,早期的“升降浮沉”只有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论述,直到金代医学家张元素根据《内经》中关于气机升降浮沉的理论,正式提出药物升降浮沉学说。自后便成为临床选药组方、防治疾病的基本用药原则之一。

即用以概括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是最早被总结出的中药药性内容。历代本草所谓的药之毒性,在《类经》中有明确阐述,“药以治病,以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所以祛人之邪气”,可见中药的毒性是指药物所具有的偏性,是补偏救弊、治疗疾病的基础。

《素问·移精变气论》有云“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神农本草经·序录》也记载“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可见中药的“毒”并非现代医学专指的有毒物质,而是指药物偏性之强弱缓烈。所以,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对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却上述五个方面,药物的主治与功效现如今也被纳入药性的内容。

其实对于中医学和中药学而言,无论多么复杂的疾病,最终都须以阴阳来统分,即为寒证和热证,中药的属性也对应寒热二证而被总括为寒、热两类药性。《本草经集注》中指出“其甘苦之味可略,有毒无毒易知,惟冷热须明”,可见在中药的药性理论中,药之四气是其核心与根本。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