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文化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四十岁学医终成一代医宗

过去有句老话,“人过三十不学艺”。意思是说人到三十岁之后,就很难再去学一门手艺或者转行学新的手艺。一是因为这时候有家庭有孩子,再从头学一门学问或者技术就没法赚钱养家;二是年纪大了之后,人的精力和冲劲都没有年轻时候那般强烈了,记忆力也减退了,学起来更难。

现在很多人成年人都对中医有兴趣,想学习了解中医,但是又觉得年纪大了,恐怕很难学会。其实中医历史上就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医宗”是从40岁才开始学习中医的,这个人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的创始人朱丹溪。

朱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人,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一、靠打架出了名朱丹溪的家族在当地颇具盛名,家境较好,朱丹溪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家里人都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然而,这一切美好的愿景,在他15岁那年戛然而止。他的父亲、伯父、叔叔先后去世,作为长子的朱丹溪必须支撑起这个家,帮助母亲照顾年幼的两个弟弟。家中的男性去世后,朱丹溪家常会受到乡里大户人家的欺辱。年幼的朱丹溪,不堪受辱,“尚义气,不肯出人下”,凭着敢打架,让周围人都怕了自己,“上下摇手相戒,莫或轻犯”。朱丹溪从此养成了好打抱不平的性格,经常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慢慢在家乡有了名气。二、当官要为民做主由于朱丹溪爱管闲事出了名,因此乡里乡亲干脆把他推举为里正,就是负责掌管户口和纳税的小吏。朱丹溪也没有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带领大家修建水利设施,灌溉农田,当地有个“蜀墅塘”,能灌溉周围六千多亩田地,但因堤坝损坏,水源枯竭,在朱丹溪的带领下,大家协力重修堤坝,并开凿了三条渠道,使周边的土地得到灌溉。三、不再躺平混日子朱丹溪就这样每天为人打抱不平,游荡乡里,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转眼就过了二十年,朱丹溪四十岁了,仍然一事无成。教他学习理学的老师许文懿观察了朱丹溪很久,一天,他说:“大丈夫应该学习人间的真理,而不应该整天比勇斗狠,我卧病在床很久了,只有精通医术的人才能治好,你这么聪明,为什么不学医术呢?”朱丹溪听了这话,猛然醒悟,下决心精研医学。已经年届四十的朱丹溪从头开始夜以继日地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他听说当时杭州的罗知悌医术精湛,于是在其门前求见3个月之久。即使看门的人每天都喝骂他,朱丹溪也不走,终于感动了罗知悌,收朱丹溪为徒。可惜的是一年半之后,罗老先生就去世了,朱丹溪之后继续精研医学,最终医术大成。他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朱丹溪的医学成就,主要提出了“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开创了中医史上的“滋阴派”,对后世影响深远。如今,朱丹溪的坟墓在义乌市赤岸镇的东朱村。其坟曾几经修葺,至今仍然香火不绝,表达了后人的深切怀念。其实看过很多名医的生平,很多名医的一生似乎都很传奇,但正是因为他们都有着坚定的目标,并且向着目标不断努力,有困难就克服,有挫折就战胜。始终不改治病救人的志向,才能最终成就伟大。文字整理/华劢

返回列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