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学习从拜师开始
何谓师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其《师说》一文中做了对师者最好的诠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中国人尊师重道,传统自古有之。拜师学艺,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传承技艺的一个必要环节。“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中国人的情感观念里,师父,师不仅是如同父亲一样的存在,而且还要高于父亲。在古代师父往往自己收养徒弟,弟子住到师父家里,把徒弟当成家人。这种传承一直到如今现代的社会里,还常见于武术、戏曲、表演、手工技艺、宗教等传统领域。
在道医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治病和养生为主的体系后,就需要师承将秉承道家思想的医学技术传承下去,用以治病救人、济世修行。后世弟子跟师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的进行学习,方使道医技术延绵至今而不绝,可见师承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跟道教相关的道医,既有传统医学技法的学习,还有道家思想的学习,也有如道教秘传心法的传授,那么,道医能靠自己自学吗?答案是否定的,道医入门,拜师为先!
道医,作为伴随着道教发展而生的医学,其神秘之处,除了治疗技法涉及到道教的符咒等道术疗法,更重要的是其口传心授的心法传授方式。只有拜师、上表,通过后方可修习。“真传一句话”,道医的口传心授真如所言。只有师父开口传授,弟子才可使用。可以简单理解为在本道医门派中对你身份的认可,即赋予你使用道医符咒等技法的资格。
如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关于道家的书籍符箓在网络上很容易找到,但是真假难辨。若没有门派师父传承给你,仅靠你自己照着书籍念咒语,照着图案去画符,不仅没有实际的医治效果,反而会因为不得要领,或不懂禁忌起到反作用。
道教四天师之一萨祖,年轻时有济人利物之心,想来“医道者乃是仁术”,于是自学医术,但在从医治病过程中,误伤人性命。之后弃医求道,途中得遇三位真师分别传授治病救人之法,至此治病驱邪、积功累德,终登大道。萨祖在其所著《雷说》中也说到“得遇真师,成就大事。嘘枯振槁,受赐良多,刻骨铭心,报恩罔极。”可见师父的重要性。
在道医体系中,对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有其特殊的含义,“传道”是师父传授弟子修行的大道,指明修行的方向。对于我们道医弟子而言即是以医入道,即是道医修行目标、心法与传承。“授业”是师父赋予弟子使用道医的符和咒,将道医技法,如针、砭、灸、方药、推拿、点穴等技法教授于弟子。“解惑”则是师父在弟子学习和修行过程遇到问题的时候,给予指引、解答困惑。
最后,若你已经有了师父,请心存感恩,感谢师父给予传承,让俗世中的自己有机缘得授传承千年的道医心法,能用自己所学守护家人的健康,帮助他人解除疾病困扰;若你还没有师父,也请做好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努力保持自己的初心,也终会得遇明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表文有什么用?道教法事为什么要升疏上表?
表文有什么用?道教法事为什么要升疏上表?做过法事的人都知道,做法事前会有那么一张黄纸,上面写着一堆字,现在也有现成打印好的表文纸,只需要法师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即可。但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这一张纸的作用,那今天就说说到底什么是表文?是用来做什
-
道教提倡无为、随缘、知足、不争是因为消极吗?
在我国的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道教最为我们熟知的是“道法自然”、“不敢为天下先”、“清静无为”。那么道教所提倡的无为、随缘、知足、不争等等
-
勇身金甲现,威震九天庭 !护法大神王灵官
《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都挡不住他,却被一人拦在了灵霄殿外。双方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此人就是护法天神——王灵官。这也许是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王灵官祖师,其实在《新搜神记》、《列仙全传》等众多书籍中都有关于王灵官的传说。今天我
-
神秘的道法为什么能治病?
数千年来,道教修行者使用符咒禁方水法等为民众治病除疾,是道教文化中最为神秘的一面,也是神仙色彩最为浓厚的一页。对于这些神秘文化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否定,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探寻,找出其表象背后隐藏的未知新领域。其实道法之所以能够治病,一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练功时必须一动不动吗,需要注意什么?
医圣道医丹法既是修真养生的根本,又是运用本门道法医术的根基所在,因此,提升丹法内炼水平至关重要。不少弟子、学员反映在丹法修行中如何把握动与静的关系存有疑点,本文就此问题作一阐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提升修行效果。我们知道,练功前第一步需要调身,
-
萨祖《雷说》中蕴含的精气神之秘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所著《雷说》,是道教直指修真成仙大道的重要典籍。全文字数虽然不多,但于修行中的诸多关窍都一一点拨,对后世修真之人特别是萨祖法脉传承弟子而言,每每读来都能新生感悟、获益良多。道教追求长生不死,其最高的境界是“形神俱妙
-
藏在节气里的中医智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古人用廿八个字将一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总结,这就是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天象、气象、物象以及农事活动进行观察探索后,分析总结出的自然节律变化所产生的规律,
-
来人不用问,真正厉害的道医都是“神算子”
道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数千年来以其鲜明特色与显著疗效而广受赞誉,在许多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中都有相关的记载描述。宋代之前,道医与中医融和一体发展,宋代之后,道医与中医开始分流。随着经济发展和造纸术、印刷术的改良,书籍的获取更加便利,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