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文化

七夕节里的道教文化

你是否还曾记得,在那个宁静的夜晚依偎在母亲身旁,听着那久远的神话故事安然进入梦乡。而那故事早已化成一颗神奇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发芽、成长,最终让你我在此相遇。

传统节日七夕节既是由“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衍生而来。从神话传说到民俗节日,从远古星宿崇拜到当代“中国情人节”,道教文化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七夕节里的道教文化。

一、仰观天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阴符经》如是说。古人常常夜观天象定四时历法以指导农业生产,为了便于观测,古人把星空中若干恒星组成一组星宿,再用地上的一种事物为其命名,其中最令我们熟知的当属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神话故事里的“牛郎”、“织女”二星则是位于牛宿范围之内的恒星,二者隔河相望,没有桥。

那牛郎织女缘何要七月相会?东汉《四民月令》言:“七月,处暑中,向秋节,浣故制新,作袷(jiá)薄,以备始凉。”七月处夏末秋初之际,暑气渐退,秋风渐起,正是织布时节。在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中,女性织造的巧拙体现了个人能力的高低,此时正有一颗明亮之星高悬头顶,古人便对星礼拜祈愿,由是有了“乞巧”之用的织女星。此时天顶次亮之星便是与织女隔河相望的牛郎星。《道德经》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星本无名,被人们赋予寄托才有了名字。牛郎织女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数代人演化成就了如今最经典的一段浪漫神话故事!

二、阴阳之礼

在世人眼中,道士作为修道之人应与世俗隔绝,断除一切欲望,以求得道成仙。这象征爱情的七夕节又与道教有何干系?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融合演变,道教分化为正一和全真两大派别,两派在教规戒律上略有差异,正一派道士可在家修行,可结婚。

《易经·系辞》言:“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道教的阴阳理论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道教早期典籍《太平经》则认为婚姻乃人之常伦,是阴阳得以和合、社会得以延续的根本。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则指出:“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

道教中还有主管男女姻缘之事的神仙——月老。七夕节当天许多道观还会举行姻缘祈福活动,祈求月老仙师千里姻缘一线牵。

三、淫邪之戒

正一派道士虽没有不娶妻之戒律,但有一条有关男女之事的戒律必须遵守,那便是“不邪淫”!《初真五戒》第五不得邪淫;《初真十戒》第四戒者,不得淫邪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

上面提到主管因缘的月老仙师有一部经《太上老君说月老仙师禳婚姻真经》言,奸盗邪淫,恣情纵欲会导致婚姻不顺。

夫妇之道,乃人之伦常,是为正欲,除此之外的一切淫行,皆属邪淫。邪淫对普通人来说轻者违背社会道德伦理,导致家庭不合,重者触犯国家法律,不免牢狱之灾。在道教看来违背戒律,扰乱道心,终是与道无缘。

四、道德腊

对道教来说,七月初七除了是七夕节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一天是五腊之一的道德腊,《云笈七签》载:“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一日名民岁腊,十二月八日名侯王腊。此五腊日并宜修斋并祭祀先祖。”

七月初七,道经记载此日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校定生人骨体枯盛,腊日宜修斋,祭祀,诵经忏悔,以求福寿。

七夕节已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仅存的文明古国,从古至今,无数华夏子孙承前启后缔造了一个本身就是神话的中华文明。文明的核心是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吾辈之责!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