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文化

作为正一派弟子,你知道“正一”的真正内涵吗?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名的重视非比寻常,从未将其简单看成一个普通称谓。不论是名字还是名称,往往都具有一定的象征和用意。

常言道“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人们只有在内心真正认同了,找到了做事的理由,才能坚定信念,一往无前。在古代,臣子造反也会打着勤王或者清君侧的口号,既表明行动的正义性,以凝聚人心,又能令士兵相信自己做的事是正确的,他们才会在战场上奋力厮杀。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当然也深谙命名之道,教派、经书、法器等相应名称都蕴含深意。道教主要有两大宗派,即正一派和全真派,作为正一派弟子,你知道“正一”的真正内涵吗?

“正一”起源

道教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因此讲述“正一”起源,必须要先谈道家。

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强调“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根源,代表人物包括黄帝、老子、庄子等。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向仙人求道并修炼的就是黄帝,他两次前往崆峒山问道广成子,得其教化而参悟至道,最终乘龙飞升,因此道历以黄帝纪元(公元前2697年)为开始年。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著述《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该书阐扬道学精义,被奉为道家思想的核心,为人类开启了一盏智慧明灯。

而道教,顾名思义,即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或者说信奉“道”,通过修炼而“成仙得道”的宗教。东汉末年祖天师张道陵创立道教,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有神论的宗教实体。后世弟子尊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道陵为教祖,是为“道教三祖”。

道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派别,如上清派、灵宝派、神霄派等等。各道派教义思想相近,但道法和道术的侧重点不一,或师承系统有别,后来逐渐被整合为正一派和全真派两大派系。全真派出现较晚,始于从宋元之际的王重阳祖师,而“正一”之名自祖天师立教时就出现了。

相传东汉顺帝时,祖天师在四川鹤鸣山修炼,太上老君亲降,授以《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等,命为天师,因而创立“正一盟威道”。两晋永嘉年间,第四代天师张盛移居龙虎山,以天师道著称,尊张道陵为“掌教”和“正一天师”。元成宗授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此后,全国道教皆分属正一、全真两大派,其中天师世系为“正一教主”,并统领江南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等符箓道派。

“正一”含义

由正一起源可知,正一之名源于太上老君亲授经文,正一之道从老祖天师立教之时就开始了,就成为我们入道、学道、行道的目标了。正一有何含义呢?

道教距今已有近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历经世事沧桑,《正一盟威经》和《正一法文》等古籍早已散佚,但从以下三条佚文中或许可以探寻“正一”真意。

一、“‘正一’者,《盟威经》云:‘正以治邪,一以统万。’又言‘法文’者:‘法以合离,文以分理。’此言众生离本,所以言离。故下文云:‘反离还本,合真舍伪,由法乃成也。’言‘统万’者:‘总摄一切,令得还真。’故下文云:‘一切学士,觉悟少欲。欲少近乎道宗,宗道在乎戒也。’‘治邪’者,文云:‘众生根麤,去道奢邈。大道慈愍,立法训治。趣令心开,两半成一。一成无败,与常道合真。故曰正一法文。’”(见《道教义枢》卷2“七部义第六”)。

二、“《正一法文科戒品》曰:总统天地一切神鬼,诛伏邪魔,斩灭妖精,征灵召气,制御山川,涤荡氛秽,章奏传驿,通达神仙,莫先乎正一矣”(见唐张万福撰《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卷上)。

三、“凡存一守五神,要在正心。”(见北周《无上秘要》卷46“正一五戒品”)。

将三条佚文的阐释合并到一起,可以概括“正一”即:正以治邪,一以统万,正心存一。

“正一”二字的涵义关乎修行纲领,隋唐以来继续得到阐释。

唐肃宗赞祖天师:“道心不二,是为正一。”

《正一修真略仪》曰:“由心而正,心正则神精不亏,与我为一。”

《云笈七签》曰:“正一者,真一为宗。”

《崆峒问答》曰:“何谓正一?正者不邪,一者不杂。正一之心则万法归一,故曰正一。”

综上所述,“正一”二字鲜明传神,窃以为其宗旨即是信奉真正的大道,正心修道、度人治邪。我们皈依在祖天师门下,应深刻领会“正一”内涵,奉行不悖,这样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正一派弟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