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究竟能活多少岁?
追求健康长生自古以来是人类的最大愿望。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星是先秦时期的彭祖,在孔广森的《列子·力命篇》中记载:“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近代历史中有明确记载的中国长寿第一人则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李庆远。他活了256岁,也是世界级超级老寿星。那么人类的寿命究竟应该活多少岁呢?
一、天赋的寿数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人可以“度百岁乃去”,就是说人的寿命可以超过100岁。《尚书·洪范》中也有记载:“一曰寿,年一百二十岁”,即人的自然寿命能达到120岁。
实际情况是,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平均寿命超过73岁。中国的人均寿命为76.1岁。这说明大部分人都是中途早夭,没有活到我们天赋的寿数。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健康长寿,活到我们的自然寿数呢?二、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说上古时人懂得养生之道,适应天地阴阳的自然规律,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妄操劳,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度过百岁。
与此同时,道家千百年来也流传下来一些简单易行又卓有成效的养生之术,在此推荐给大家。
叩齿。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坚持每日上下牙齿相叩36次,可坚固牙齿,补益肾气。牙口好自然胃口好,身体健康少病。
吞津。唾为肾之液,中医自古对唾液有很多美称如“金津”、“玉液”等。李时珍曾说,“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所以吞咽唾液有填补肾精的作用。舌抵上颚,津蓄满口,分数次吞咽,晚间进行也有助睡眠。
浴面。人之三百六十络皆上注于面,通过浴面可疏通面部经络。双掌相对,搓热掌心,覆面干洗脸,可使面色红润,青春永驻。
鸣天鼓。邱处机的《颐身集》中描述,“两手掩耳,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枕骨,谓之鸣天鼓”。肾开窍于耳,枕骨处有风池、玉枕等穴,所以每天坚持敲打30-60次,可耳聪目明,头脑清醒。
指腹梳头。以双手为梳,十指指腹从发际前缘向后脑梳,每日100下左右,晨起梳头最好。头为人体阳经汇聚之处,通过指腹梳头,可疏通头部经络,使须发乌黑,改善睡眠。须发不白。
运膏肓。膏肓穴在人体第四胸椎下,脊柱两侧旁开各三寸,是多种疾病最后的转归之处。每日扭转双肩,左右各20次左右,通过运膏肓可起到预防周身疾患的作用。
摩腹。双手相叠,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36次,润肠通便。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活到86岁高龄,他就极其推崇摩腹,曾有诗云“解衣许为闲摩腹,又作幽窗梦一回”。
擦涌泉。以左手按摩右脚涌泉穴,右手按摩左脚涌泉穴,各100次,于每晚睡前按摩。涌泉穴在足底第二、第三趾缝到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按摩涌泉具有强身补肾,镇静安眠之功效。
白居易的诗中说,“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薄。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只有我们放下对衰老与疾病的畏惧,积极勇敢的去面对生活,健康养生,才是益寿延年的最好方法。你还有什么健康养生小妙招,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共同分享。
文字整理/华苹返回列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表文有什么用?道教法事为什么要升疏上表?
表文有什么用?道教法事为什么要升疏上表?做过法事的人都知道,做法事前会有那么一张黄纸,上面写着一堆字,现在也有现成打印好的表文纸,只需要法师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即可。但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这一张纸的作用,那今天就说说到底什么是表文?是用来做什
-
道教提倡无为、随缘、知足、不争是因为消极吗?
在我国的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道教最为我们熟知的是“道法自然”、“不敢为天下先”、“清静无为”。那么道教所提倡的无为、随缘、知足、不争等等
-
勇身金甲现,威震九天庭 !护法大神王灵官
《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都挡不住他,却被一人拦在了灵霄殿外。双方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此人就是护法天神——王灵官。这也许是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王灵官祖师,其实在《新搜神记》、《列仙全传》等众多书籍中都有关于王灵官的传说。今天我
-
神秘的道法为什么能治病?
数千年来,道教修行者使用符咒禁方水法等为民众治病除疾,是道教文化中最为神秘的一面,也是神仙色彩最为浓厚的一页。对于这些神秘文化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否定,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探寻,找出其表象背后隐藏的未知新领域。其实道法之所以能够治病,一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练功时必须一动不动吗,需要注意什么?
医圣道医丹法既是修真养生的根本,又是运用本门道法医术的根基所在,因此,提升丹法内炼水平至关重要。不少弟子、学员反映在丹法修行中如何把握动与静的关系存有疑点,本文就此问题作一阐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提升修行效果。我们知道,练功前第一步需要调身,
-
萨祖《雷说》中蕴含的精气神之秘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所著《雷说》,是道教直指修真成仙大道的重要典籍。全文字数虽然不多,但于修行中的诸多关窍都一一点拨,对后世修真之人特别是萨祖法脉传承弟子而言,每每读来都能新生感悟、获益良多。道教追求长生不死,其最高的境界是“形神俱妙
-
藏在节气里的中医智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古人用廿八个字将一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总结,这就是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天象、气象、物象以及农事活动进行观察探索后,分析总结出的自然节律变化所产生的规律,
-
来人不用问,真正厉害的道医都是“神算子”
道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数千年来以其鲜明特色与显著疗效而广受赞誉,在许多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中都有相关的记载描述。宋代之前,道医与中医融和一体发展,宋代之后,道医与中医开始分流。随着经济发展和造纸术、印刷术的改良,书籍的获取更加便利,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