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文化

什么是存想?

存想,又名存思、存神,原意是将真神守住己身之内。首见《太平经》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若以神同城而善御之,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矣,神明佑之。”不管是在《道藏》中,还是在各门派的修炼方法中,存想、存神都是一个基础的功法,并成为道教法术的大宗。

一、存想的意义

东晋时期,存想修炼法术已十分流行,道经说葛仙公在山中精思存想,一日感天上真人下降,授予仙公经法至道,开阐仙公济度幽冥之心。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地真》中论存想之法说:“道术诸经,所思存念作,可以却恶防身者,乃有数千法。如含景藏形,及守形无生、九变十二化、二十四生等,思见身中诸神,而内视令见之法,不可胜计,亦各有效也。”修行存想是通神的重要方法,守一存真,乃能通神,这是对道士修行的要求。

存想术在道教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作用大致可以去灾消祸、延年益寿、荣登仙籍、与仙同游。如《太平经·盛身却灾法》中说:“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矣,神明佑之。”把真神保持在体内,使人不为外物所动,也不为时光的流逝而改变,也就能病不加身年寿长久,凶邪不得入体。从某种程度上讲,不了解存思术则很难把握道教修行的本质和养生之要义。

二、存想的对象有哪些?

存想的对象十分广泛,包括存想天象(日、月、星辰、云雾等)、景物(气、火、雷电)、人体(五脏、丹田)及神真(身内神、身外神)等,多为师徒秘密传授,并需要和叩齿、咽液、经咒、手诀甚至方位相配合。

存想在实践发展中对象是有所变化的。除原意存想神祗、真神外,还发展出存想日月雷火等自然景观,为了区别它们把存想神真的方法又称作存神,存想神真以外的方法称作存想。在道教早期的内炼方术中,存想和存神之法时有并用,既要存神于一处,存身体之神形容举止,还要存思天地或其他自然之物。唐宋内丹术兴起后,早期存思修炼术融入其中,主要以存神真为主。存思的神祇,有《太平经》所述五脏神、身中二十四神、《大洞真经》所言三十九神真,及各门派的祖师、历代仙师等。

三、存想的应用

存想广泛运用于道教法术的各个方面,在各种斋醮科仪中,存想是主坛高功与神灵沟通的主要途径之一。高功法师通过存想,可使心诚意专,化凡尘为神界,化己身为神灵本体。在坛场科仪中,不同的斋醮有不同的存想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师徒秘密传授,故一般人是很难掌握其精髓要素。

在内炼神将、内修丹法等功法中,更离不开存想。如《丹书紫字三五顺行经》述:端坐内视,存想自身中脏腑肠胃,了了分明,久行之能真内见脏腑;又如《云笈七签》卷四五“服日月芒法”:常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铜钱,赤色九芒,从心中出喉,至口中,复反还于胃;服元气法,乃存想空中元和之气郁然而下,如云如雨,流润自身,透皮肉,入骨髓,四肢五脏皆受其浸润,犹如流水渗入地中。道家各门派修炼之法中对存思的对象都有一定的说明和描述,外人不得法也不懂关窍,修之也无益,所以奉劝大家对于那些网络法本、百度法本不可轻易练习。


四、该如何存想

首先要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只有真正达到无我、无物的精神统一清静境界,才能做到神凝气聚、运神会道。《道法心传》曰:“符图印诀皆文具,运用存思添念虑,寂然不动见天心,有感必通知妙处。”

其次要了解和了解存想、存神的具体内容,如神真的讳字、形长、服色、光气、文彩、变形(如乘何色云、由何色光气变化而来,又化作何色气)。

再次整个存想的过程要自然轻松,刚入手时不熟练可以先存轮廓和大概,有个意念即可,切不可费神似一笔一画都要描摹出来,这样反而内心不静,用神过度还会头痛。《登真隐诀》曰:“守一之理先宜一、二年中精思苦到须得髣髴(隐约的行迹),便易为存想也。”随着内修神气充足,存想的过程就非常流畅顺利了。

存想、存思不仅是各种修行法门的基础,而且贯穿于道教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是最具特色的修炼法。对一个合格的修行者来说,存想是很重要的,需要在师父的带领下并经过个人反复长期的修炼才会有所成就。从微而至著,日积月累的忘我渐变才是修道的真行。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