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文化

酒要怎么喝才健康

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明确将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

不过,不必谈酒而色变,一同列出的还有许多常见的事物:加工过的肉类、中式咸鱼、X光,甚至还有几乎每天都躲不过的“阳光紫外线辐射”。

酒精饮料是具备社交和礼品属性的饮料,在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之久远,甚至超过了许多国家的历史。古代中医常常将酒作为药用,《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许多药酒的功用,不同的药物配合酿制的药酒,有着壮筋骨、填精髓、通血脉、去风湿、明耳目、补五脏等功效。

书中同时也警告了酒的危险: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烧酒“辛、甘、大热、有大毒”。《本草备要》对酒的描述是:“少饮则和血运气,壮神御寒,遣兴消愁,辞邪逐秽,暖内脏,行药势。过量饮酒则伤神耗血,损胃烁精,动火生痰,发怒助欲,至生湿热诸病”。

古人的这些总结与现代医学的观点相似:风险与收益并存。例如,某些研究表明,40岁以上的人士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益处。

为什么人们会喜欢喝酒?因为酒精可以迅速而有效的减轻大脑的焦虑感。一杯酒下肚,随着酒精的吸收,血管的扩张,心率会很快提升,大脑与身体器官获得更多的氧气,短时间内感官会变得更加敏锐。

而乙醇分子(酒精)直达并激活负责大脑情绪系统的杏仁核区域,释放促皮质激素因子,作用于中脑腹侧被盖区,这正是两条主要多巴胺神经通道的一部分,而多巴胺能够使人产生愉悦感。


一杯酒就激活了大脑的“奖励中枢”,令人感觉快乐、轻松、愉悦,紧张焦虑一扫而空,还刺激大脑释放了肾上腺素,令人兴奋、大胆起来。那么再多来几杯好不好?这可就坏了!

酒精在肠胃部被大量吸收,靠着自身的脂溶性破坏了磷脂构成的细胞膜,然后逐渐聚集进入肝脏被“解毒”。细胞膜被破坏后,其他摄入成分自然也就更容易的进入身体,这也是“酒行药力”的基本原理。但是,肝脏分解酒精需要三个步骤:先由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将酒精变为乙醛,乙醛再分解为乙酸,最后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

当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含量较低时,无法快速完成分解步骤,乙醛在体内大量积聚,就出现了脸红、恶心、呕吐等醉酒反应。而乙醛也正是一类致癌物中的榜首头名!它轻车熟路的沿着被破坏的细胞膜进入人体细胞分子中,破坏基因,留下癌变的隐患。古人虽然不知“乙醛”为何物,但仍能够正确的认知到烧酒(蒸馏高度酒)“有大毒”。

讲到这里,我们就已经知道了酒精饮料的危险性,所谓“安全、健康”的饮酒,只能是在“适可而止”的基础上。除此之外,对肝脏的保健爱护,可以令人体更快速的分解代谢酒精及副产物,从而有效的降低饮酒风险。那么,保持锻炼身体,时常饮用疏肝茶饮,服用水飞蓟素等保肝营养品,都会对肝脏的保健有很大益处。

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戒酒词《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中写道:“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小酌怡情,切记喝酒不要贪杯哦。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