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道家服饰——华美道袍
我们去道观烧香拜神或者参加道场法事时,经常见到法师们身着各色华美的道袍,不同的色彩、规制究竟有什么讲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道袍文化。
一、道袍的起源
道教产生之初,道衣曾以氅(鹙鸟羽毛)拈绒,然后编织而成,称鹤氅。其制法早见于汉武帝时方士栾大穿着的羽衣,无袖披用,展如鸟翼,取神仙飞升之意。南朝宋代陆修静定道服有披、褐两种。披即披风类衣物,如讲法师披于肩背的霞帔(绣云霞花纹的短披风,已于元代之后消失),褐即今所说的道袍。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说:“古者衣冠,皆黄帝之时衣冠也。自后赵武灵王改为胡服,而中国稍有变者,至隋炀帝东巡便为畋猎,尽为胡服。独道士之衣冠尚存,故曰有黄冠之称。”所以道袍也称黄冠,还有一种由胡衣演变而来的明代男子的居家外衣也称为道袍,其内摆等小部分结构和道士道袍仍有区别。道士道袍皆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又取直领,以示潇散。
二、道袍的分类
如今的道袍大致分六种: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和衲衣。
1.大褂:也称大襟、长衫,是最简单的日常道袍。多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在五方五行五色中,东方之木属青色,为青阳之气象征生命力。故而道教尊崇青色,既代表天人合一的思想,又寓意尊重生命。大褂长及腿腕,袖长随身,袖宽1尺4寸。现在改良多为窄袖。也有相应短款的中褂和短褂。
2.得(duo)罗:受箓道士才可穿着,是参加宗教活动的正装。多为青蓝色,特点为交领宽袖,袖宽尺寸为1尺8寸或2尺4寸,采取传统袍的款式,且有内摆,袖长随身。
3.戒衣:受戒道士的一种代表。袖宽2尺4寸,袖长随身。多为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除了示以庄重外,还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
4.法衣:道教科仪、祀典、醮会的礼服,又称“天仙洞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道教吉祥图案,如日月星辰、宝塔、龙凤、仙鹤等。
法衣有多种颜色,由法师的法阶和功能而区分。黄色法衣是天师圣主,是王者的穿着,是法衣中最高的一种。紫色法衣是高阶法师的代表了,是大师进经的穿着。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紫气象征尊贵、吉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来的皇帝,亦多赐给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红色法衣为上等法师所着,上表祈福所用。青色法衣为中等法师所着,为拜斗、祝寿常用。绿色法衣则是下等法师和散人仙客所穿的。黑色法衣为斗部着。白色法衣为冥司着。
在道教科仪中,法师不仅身着法衣,还要手持“朝笏”,也叫“朝简”,用于遮住自己的面部,朝觐天尊、上真。朝笏有玉质、竹木质、象骨质等,现代多选用竹木质地。
5.花衣:为道教举行大型朝式科仪时,经师法众或二科所穿著之服饰。氅衣型式,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服面亦绣有龙、鹤的吉祥图腾,但比天仙洞衣简洁。也有红黄两色不带图案者,为做一般道场的经师穿用 ,也称“班衣”、“经衣”。
6.衲衣:亦称“衲头”大襟,长及小腿。多层粗布缝制。是过去云游道士野外打坐时穿用,以御风寒。如今已基本不用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那些色彩绚丽的道袍只会在道教科仪等正式场合上使用。平时不使用时则需收纳到清净之处,且需与日常世俗之衣服分开;不得假借他人;若被破坏,任以火净化之。总之,一切需遵循法度。而日常道士穿着以简约的大褂为主,有时为了练功行动方便,还会换成中褂或者短褂。
下一篇我们继续聊一聊道家的鞋帽文化。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到底是风水影响人,还是人影响风水
大家都听说过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风水作为“前三甲”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希望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运势。那么到底是风水影响人还是人影响风水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人体有365个穴
-
萨守坚为何能够成为四大天师之一?
我们都知道在玉皇大帝身边有四位天师,分别是:张道陵张天师、葛玄葛玄翁、许逊徐真人、萨守坚萨真人。道教发展至萨守坚时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在他之前也已经出现过多位天师级别的人物,那为什么萨守坚能够超越多位前人而荣登四大天师之一呢?一、三师授法,
-
你所不知道的道教成语文化内涵
宗教信仰是对人内心精神世界的最大披露和最深刻反映。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其特有的宗教文化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道教深远持久的影响下,许多道教成语被吸收进汉语的成语词库之中,成为汉语成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举几类,阐述其中蕴
-
浅说正邪两赋论和元气论的关系
正邪两赋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元气论上的理论观点。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的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气论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所谓的"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
-
道教禁忌“辄指三光,久视日月”,赏月可以吗?
很多人在童年时代,会被父母告诫说:不能用手指月亮,否则是要烂耳朵的!等长大以后,觉得那只是父母唬人的玩笑,但实际上,这是道教的禁忌之一。“天有三宝日月星”,道教里,日月星为三光,关于三光的禁忌有很多,而且比较普遍。《太上感应篇》中提到“辄指
-
带你了解祝由医学的秘中之秘:讳
一张普通的道教符箓,通常会有“敕令”二字和一些线、点、圈等组成,除此以外,也会看到一些奇怪的文字,看着像是组合体文字,并不是日常所见的文字,符箓中这类文字,有不少就是今天要介绍的,属于道教的 “秘讳”。那么,道教中的讳是什么意思?道教中,为
-
《太平经》中善恶观对修行的启示
道教经典《太平经》卷帙浩繁,内涵丰富、义理醇厚,对于道教修行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着重介绍经中丰富而又独特的善恶观内涵,期望对诸位同修有所启发。善恶观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范畴,儒家以仁、义作为善恶划分标准,而《太平经》则以是否“合天心”为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医术与道术之间究竟是何关系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医家与道家以及道教之间浑融通贯,《黄帝内经》既是道藏收录的重要典籍,又是中医尊奉的根本经典。就人物而论,民间常说“十道九医”,董奉、葛洪、鲍姑、陶弘景、杨上善、王冰、孙思邈、王怀隐、马志、崔嘉彦、刘完素、赵宜真、周履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