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养生

浅述中药的四气五味(下)

药物有寒热属性的区分,用来对应治疗不同寒热症状的疾病,这是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基础。但仅靠寒热温凉还不能完全用来应对现实中千变万化的疾病,所以,药性除了有寒热变化,还有五味变化。

二、五味

五味,即是酸、苦、甘、辛、咸。随着长期用药经验的累计,中药五味属性的认识已经不完全是药物本身原始的五种滋味了,而是提升成为药物治疗功效的总结归纳。总体来说,酸味药物擅长收敛;苦味药物擅长清泻;甘味药物擅长补益;辛味药物擅长行走;咸味药物擅长软坚。

1、酸

酸味药数量较少,在常用酸涩味药物相对较少。酸味主收敛固涩。如身体出现有遗、漏之症,可以用酸味药物来收之。如山茱萸可以治疗临床遗精、遗尿,还兼补肝肾之阴;五味子能收敛多汗、自汗、盗汗,可敛心平悸动、敛肺定咳喘、涩肠止泻;乌梅则可以收敛热燥、润咽干,可生津止渴等。这些都是取的酸为中收敛之功用。

酸味还可以益阴,酸与甘同用,可以酸甘化阴、生津。酸甘配合,一敛一滋,酸先入肝,甘则入脾,可以助养脾胃津液、滋补肝阴,所以两者相合有助于养阴滋阴。味酸性温之药如五味子、山楂、木瓜等;味酸性凉之药如琵琶、玫瑰茄、赤芍等。

2、苦

现知苦味的药物较多,其中味苦性寒者较多,剩余还有味苦性温和味苦性平两种。

苦味药物擅长清泻,常见有苦寒之药,如黄连、黄芩、黄柏;还有苦燥之药,如苍术、白术。苦寒之药多用来清除体内之热。这三味药都属于大苦大寒之药,黄芩最擅长清肺火,兼可清少阳的胆火,作用在上焦;黄连最擅长清心火、厚肠胃,着力点在中焦;黄柏则性沉,擅长清下焦之火,兼清理湿热。如若病患全身上下皆火势凶猛,也可三者并用之。

苦燥之药,虽苦但可以燥湿。其中典型的就是苍术和白术,苍术除苦之外,还兼有辛味,善行走发散,可令燥湿之性更强。而白术则是除苦之外,兼有甘味,则还兼有补益之性,从而更利于健脾益气。而脾更是以“喜燥恶湿”闻名,所以白术的燥湿补益之功整个可以帮助解决脾湿之困,所以,白术又被称之为“补气健脾之第一要药”。

此外还有一些味苦性平之药,如人参、太子参等,都是微苦性平,还有桔梗、白果、桃仁等。都是常见用药。味苦性寒之药,如茵陈、野菊、益母草、夏枯草。

3、甘

甘甜类的药物,是最适口,多为味甘性温和味甘性平的药物。味甘的药能补五脏的气血、阴阳的亏虚,能补充营养、强壮胃气和增强机体调节能力和免疫功能。甘入脾,所以,临床不管什么治证的方剂中多会放一两味甘性药物来进行调和。

味甘性温的药物,临床最为常用的就是当归和黄芪。当归是我们熟悉的补血要药,善于补血活血,血得温则行,得甘则补,这是当归药性决定了其功用。而黄芪则是补气的要药,可以提升气机、益气固表。

味甘性凉的药物,临床常见的为麦冬和沙参了。这两者甘凉润肺,可以滋润因热病造成的胃、肺之损伤,补益津液,具有较好的养阴作用。其他常见的药物如:西洋参、竹沥、葛根、莱菔子等。食物中有薏苡仁、冬瓜、绿豆、大麦、小麦、丝瓜等。

味甘性平的药物,大家更是常见,甚至会经常服用。如:甘草、茯苓、人参、山药、天麻、阿胶、茴香、酸枣仁、麦芽、莲子、芡实、赤小豆等。

4、辛

辛味因其特性,辛味药物中大多含有挥发油,能行能散,具有健胃、化湿、开窍、行气等功效。

其中发散解表的药物以麻黄桂枝为代表。在《伤寒论》中重要的解表方剂“麻黄汤”就是以这两位药为主药构成,具有很强大的解表作用。而善于行走的辛味药则以川穹和香附为代表了。这两味药都是善行气血,川穹更善活血,而香附则更善理气,这两个也是好搭档。

虽然辛味药物中多以温热为多,如干姜、桂枝、细辛、丁香等等。但是也有一些味辛且寒凉的药物,如冰片、薄荷、牛蒡、葶苈等等,辛可散风,凉可去热,在临床中也是多有用处。

5、咸

咸能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平肝潜阳。在治疗便秘、痰核、瘰疬结节以及因肝阳上犯引起的头痛眩晕等都需要用咸味药物来治疗。总的来说,咸味药物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能软,即是软化坚结;能下,即是用咸寒之药,能下燥屎,去结热;补肾,即是用咸温之药来温阳不肾;凉血,多用咸寒药物如水牛角、羚羊角等如心肝血分而凉血;平肝,如地龙、石决明、牡蛎等均能入肝经能解热、抗惊厥、平息肝风内动、肝阳上亢。

味咸性温热的比如有肉苁蓉、鹿角、阳起石、蛤蚧、旋复花等等。而味咸性凉的如食盐、海带、海藻、紫菜、龟甲胶、地龙等。

6、淡、涩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淡味渗泄为阳”的论述;李时珍也在《本草》中提出:“本草五味不言淡,何也?淡附于甘也。”

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言:“矾石味涩而云酸者,盖五味中无涩,涩即酸之变味,涩味收敛,亦与酸同。”

可见,在古人的划分中将淡味划分到甘的属性中,涩划分到了酸的属性中了。

三、其他

1、升降沉浮

除了四气五味之外,药物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升降浮沉。升降即是上下、浮沉即是内外。大部分中药源自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如根茎、枝叶和花果。当药物取材于枝叶花果时,其性就是升、浮;而当取材于根和茎时,其性就是降和沉。这是中医里面特有的比类取象原则。哪怕是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入药,其性就不一样,如紫苏,其枝叶就是苏叶,用于解表,而其果实就是苏子,用于降气化痰。哪怕是当归,其头、身、须也侧重药效也不同,此类不一一举例。

2、有偏即有弊

当用四气五味来治病时,需要谨记的就是:凡物有偏,有偏则有用,有偏则有弊。四气五味之偏可以帮助纠体内之偏,有治疗之用之外,还会存在一些弊端。如辛能发散行走,但同时也就意味着气血的损耗,所以临床对于那些气血不足的病患,则需考虑减量使用,或以加辅他药来补充气血,以免造成气血损耗太过而伤及元气。

苦能清热,但同时也易造成对胃气、阳气的损伤。故平素就脾胃不好之人,就需要慎用苦寒,或换成甘寒。甜味能补益,但如摄入过多则会造成壅滞,湿热较盛之人就需谨慎。酸味可以收敛,但外感病邪还在表时,就不宜用酸收敛之。咸味药物可以软坚散结,但也最伤阴血,阴津枯血弱者则需注意。

3、保胃气

不管是药食同源也好,还是中药方剂也要,都需经脾胃运化方可吸收利用,故而脾胃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临床施治时尤其要注意将“保胃气”放在第一位。在临床施治组方开药时最好对于那些苦寒败胃、滋腻碍胃、辛燥伤胃的药物要谨慎用之。此外,对于活血药物中的虫类药物,如地龙、水蛭、土鳖虫等对胃的伤害也较大,也需注意。

以上就是中药四气五味相关知识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爱好中医养生的您有所助益。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