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养生

厨房中的中草药:紫苏

紫苏,也许很多人还比较陌生,但对于湖南人来说,应该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的。紫苏自带的独特风味,深得湖南人的喜爱,湘菜便极爱用紫苏入菜,紫苏黄瓜、紫苏牛蛙、紫苏鱼汤、紫苏仔鸡、紫苏小龙虾、紫苏桃子姜、紫苏炒田螺……这些都是地道的湘菜代表。加入紫苏的菜肴,有一种让人食欲大动,胃口大开的香味。

不光是湖南,我国大部分地方也都有爱吃紫苏的习惯,中部有重庆、四川;南边有广西、浙江;北边有黑龙江、辽宁等等。紫苏的使用,不光能因为美丽的紫红色来提高菜品颜值,独特的香味也和别的调料与食材搭配得当。而且作为调味料,紫苏的香味清新,不像葱姜蒜那般有荤腥气,既可以生食拌凉菜,也可以熟食,用作调料或者腌成泡菜。

除了中国,日本和韩国也很爱吃紫苏。比如在日本料理中,紫苏叶就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可以做成紫苏叶天妇罗,也常常用来包裹鱼、虾之类的食物,不仅美观,还起到了解鱼蟹毒性的作用。而在在韩国,紫苏可以拿来做泡菜,或者配烤肉吃,用于解腻。甚至在某些护肤品中也采用了紫苏叶提取物为主要配方。

紫苏的种植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在东南亚、日韩等地也都能见到,而紫苏在中国也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湖南为其主要产地,其他地区分布在江西、浙江等中南部以及台湾。紫苏易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产生变异,导致会出现不同颜色的紫苏,常用的紫苏,叶片呈椭圆形,多为绿色或紫色,边缘长有锯齿,茎叶都覆盖有柔毛。主要被用于药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可谓是药食同源。

一、典籍中的紫苏

《神农本草经》记载: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

《金匮要略》记载: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

《本草纲目》中,载:“紫苏性温能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本草经疏》:苏,紫苏也。得天阳和之气,故温。兼地之金味,故辛。辛则善散,温能通气,故主下气,除寒中也。子尤良者,以其善降气也。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经。孟诜谓其除寒热,治一切冷气。日华子谓其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止脚气,通大小肠。苏颂谓其通心经,益脾胃,煮饮尤胜,与橘皮相宜。时珍谓其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定胎,解鱼蟹毒。

《景岳全书》:味辛,气温。气味香窜者佳,用此者,用其温散。解肌发汗,祛风寒甚捷;开胃下食,治胀满亦佳。顺气宜用,口臭亦辟,除霍乱转筋,祛脚气,通大小肠,消痰利肺,止痛温中,安胎定喘,解鱼蟹毒,治蛇犬伤。或作羹,或生食俱可。苏梗 能顺气,其性缓,体虚者可用。苏子 性润而降,能润大便,消痰喘,除五膈,定霍乱,顺气滞。

二、紫苏的食用价值

紫苏是一种草本植物,是一味中药,同时也具体很高的食用价值,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现如今,紫苏入菜来烹制各种菜肴已经很常见了,如上面说到的湘菜中,特别是做到鱼虾蟹等水产品的菜肴时基本上都能见到紫苏叶的身影。特别是长沙著名的口味虾里,如果没有紫苏,那是没有灵魂的!

紫苏入菜的优点,也是有科学依据的。紫苏有补中益气、开胃下食、温胃和中,解虾蟹毒等作用。夏天大家为了解暑,难免会多吃生冷食物,容易有胃寒、消化不良等症状,所以夏天在烹饪鱼虾蟹、肉类中,就可以加入新鲜的紫苏叶,不但能增加食物的香味,还能帮助食物的消化,可谓是一举两得。

特别是现在是小龙虾上市的季节,但小龙虾性寒,很多肠胃虚寒的人稍微多吃点肠胃可能就受不了,如何能安心享受小龙虾的美味,若自家做,就可在小龙虾熟前3-5分钟加入紫苏,吃小龙虾时同食紫苏。若是在外面吃,最好在食用小龙虾半小时内,将紫苏(中药店有售)煮水3分钟后饮下,可中和小龙虾的寒性,在享受小龙虾的美味同时保护肠胃的健康。

三、紫苏的药用价值

紫苏作为药用被记录入册,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至西汉时期《尔雅》,书中称紫苏为“桂荏”。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初步记录了紫苏的味型和药用价值:“苏乃荏类,而味更辛如桂,故《尔雅》谓之桂荏”;“味辛,入气分;色紫,入血分”……。而在倪朱谟编撰的《本草汇言》中则十分全面地概述了紫苏的作用功效:“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将紫苏称为“治气之神药也”;《药品化义》中记录紫苏兼具“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的功效,专门用于“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

不论是苏叶、苏花、苏梗、苏子、苏蔸(苏根),全都能入药用,堪称浑身是宝。更有古人因紫苏医用价值高而以诗咏之,诗云:“舍去一身为济世,令人五体尽安康。”

由此可见,紫苏性味辛温,归肺、脾经,主要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自古便有“风寒外感灵药”美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呕吐恶心、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如果是不小心吹了点风或者淋了雨,煮上一杯苏叶水能起到预防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紫苏还有外治的作用,对于一些金属器械造成的伤口,轻度的痔疮等疾病,紫苏也有用武之地。比如南宋时期的《履巉岩本草》中记载了紫苏能“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四、中成药中的紫苏

紫苏作为解表药里的一味药,药食同源,常用于治风寒,因此不少治疗风寒病症的中成药中都能见到紫苏,而由于紫苏具有行气和胃的功效,在一些治疗胃部病症的中成药中也含有紫苏。

参苏丸:主要成分为党参、紫苏叶、葛根、前胡、茯苓、半夏、甘草、木香等药物组成。具有具有益气解表、疏疏风散寒、以及祛痰止咳。主治为用于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感冒等。

通宣理肺丸:主要成分为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等,具有宣肺止嗽、解表散寒(去除肌表的寒邪)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导致的感冒咳嗽、伴发热恶寒(怕冷)、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等症状的治疗。

参苏口服液:主要成分为党参、紫苏叶、葛根等,具有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感冒患者所伴有的乏力、怕冷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等症的治疗,效果是非常不错。

胃苏颗粒:主要成分为香附、紫苏梗、陈皮、佛手、槟榔、鸡内金等,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的功效,主要适用于气质型的胃脘胀痛,缓解胃脘胀痛、窜及两胁、胸闷食少、排便不畅等病症。对于嗳气、反酸消化不良也有一定效果。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款解暑饮料——紫苏饮

紫苏饮有着“未妨无暑药,熟水紫苏香”一说,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这样介绍紫苏熟水的做法:取叶,火上隔纸烘焙,不可翻动,候香收起。每用,以滚汤洗泡一次,倾去,将泡过紫苏入壶,倾入滚。也可再加一点冰糖或者陈皮,消暑绝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