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趣谈:胖补气,瘦补血
从中医角度来讲都是体质造成的。一般而言,正常体质的人气血平衡,吃进来的食物能够被充分利用,该吸收的吸收,该排泄的排泄,体型不会有太大变化。而气虚的人运化能力差,不管吃什么都会变成垃圾,堆积在体内,形成脂肪。血虚的人就像断了营养通道,营养输送不到身体各个部位会变瘦。因此胖人多气虚,瘦人多血虚。气血是生命的根基,气的作用是推动、温煦、防御、固摄血液,血的作用是营养滋润全身,维持正常的神智活动。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和血并不是孤立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两者有着明确的分工和合作。对于成年人来说,气血平衡的人,摄入的水谷营养有些被吸收了,有些被排泄了,有些被气化掉了,精微物质的进与出都是等量的,体型就会匀称适中。当气血不平衡时,物质进出不能等量就会出现过胖或过瘦的体型。所以解决胖瘦的问题关键就是身体的气和血,即:胖人要补气,瘦人要补血。那么如何补气血呢?中国人养生讲究药补不如食补,利用食物的偏性来弥补平衡我们身体的偏性。中医认为,气虚者脾肺二经皆虚。所以气虚多与肺脾二脏相关。即:补肺经、脾经的食物多有补气的作用。通常有:一、山药,色白性平,味甘入肺经肾经作用是补益肾气,扶正脾胃之气利肺气。有上火、食邪,或者是便秘的人要少吃或不吃。二、红薯,皮红、肉黄,性平味甘,入脾经、肺经,补虚益气健脾胃,强肾阴,吃多了红薯会造成肠道气机庸闲,建议老年人不要多吃。三、香菇,色白性平味甘,入肝经、胃经,益气滋阴、润肺、补气、祛湿,适合气血亏虚,不耐劳累的人使用。四、糯米,色白性温,味甘入脾经、肺经、胃经,补脾胃益肺气。粘性比较大,不宜食用过多。五、韭菜,色绿,性温味辛、甘,入肝经,胃经、肾经,生韭菜辛而行血,熟韭菜,补肝肾、暖腰膝、兴阳道、益气机。六、蜂蜜,色黄性平,味甘,入脾经、肺经、大肠经,补益脾气、肺气,适合老人和女性使用。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而黑色食物入肾有助于肾藏精。红色食物补血,则是源于以形补形,以色补色的理念。通常有:一、黑芝麻,色黑性平,味甘入肝经,肾经肺经、脾经,补血明目、生津通乳,益肝养发,适合血虚引起的头晕低血压、身体虚弱、贫血、面白等症。二、红枣,色红性平,味甘入脾经、胃经,补中、益气、养胃、健脾、补血、安神,适合贫血、面白、气血不足等症。三、猪肝,色红性温,味甘苦,入肝经,补血,适合缺铁性贫血使用。四、胡萝卜,色黄,性平味甘,入脾经、胃经、肺经,补血养肝、健脾化滞、补中下气,适合熟吃。五、桂圆肉,色白性平,味甘入心经、脾经,益心脾,补气血,适合气血不足,心血亏虚,心悸失眠等症。六、黑豆,色黑性温,味甘入心经、脾经、肾经,益肾生髓、补肾滋阴、补血明目,经常食用黑豆,还可以防老抗衰、增强精力。七、黑木耳,色黑性平,味甘入肾精,养阴补血、润肺明目,适合冠心病和心脑血管患者来食用。综上所述,体型胖与瘦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如果您把握不准,可以请专业医师辨明情况,如果您恰好是属于本文所讲的类型,那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疗方式,当然食补不同于药补,持续食用才能有好的效果!文字整理/华苪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薄荷叶,相信大家即使没见过也听说过。其实薄荷叶不但是调味品、香料,还是中药里面发散风热药的代表,很多人都知道咽喉稍微有点上火,吃几个薄荷糖会凉凉的。身体起了些红疹子,肺热亢盛,
-
以花养人——栀子花开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初夏,正是栀子花盛开的时节。一朵朵皎洁纯净的花朵点缀在翠绿的枝头,清风拂过,白玉般的花朵随风摇曳,独特的花香让人顿觉清凉。栀子花不仅美丽幽香,它还是可食用可药用。今天就来说一说好看又好吃的栀子花。栀子花的药用价值
-
久坐,最温柔的慢性自杀,早知道早避免
坐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状态,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人习惯于超长久坐,可以几小时一动不动。殊不知,久坐被称为“最温柔的慢性自杀”,对身体危害非常大,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其列为:十大致病致死元凶之一。一、久坐伤肉《黄帝内经》早就有“久坐
-
以花养人——“百花之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我国特有花卉,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陵中。自南北朝起牡丹已经开始被人工栽培作为观赏花卉。牡丹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牡丹的根、花均可入药,是不折不扣的“养生花”。牡
-
大病初歇,可以洗澡吗?
“朋友们,血泪经验,你们千万别洗澡啊!”“发烧一直出汗,身上很不舒服。到了第四天,实在头痒的受不了,就洗了一个澡,结果又难受了起来,头疼欲裂、发热、咽痛又回来了。”这几天微信群里不少人都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我们千万别在彻底好之前去洗澡,能忍
-
又到秋季,讲讲“肺”话
秋高气爽,干燥的风貌似乎成为秋天的代名词。随着秋季的到来,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脱屑等不适症状,这都是秋季干燥气候的影响。中医学认为秋季与肺气息息相关,而秋季的干燥气候容易侵袭肺部,而肺被称为“娇脏”,对于暖气和寒气都很敏
-
药王孙思邈的饮食养生之道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一生治病救人无数,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相传他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他深谙养生之道,他的饮食养生观念既体现了《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