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难怎么办,《内经知要》来帮忙
说起《黄帝内经》几乎中国人都知道,但却很少人读过,哪怕是专业中医师,可能所读也不多,顶多是某些篇章和段落。
《黄帝内经》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系统而完整的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是一部非常伟大的著作,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对我国后世医学影响极其巨大的一部医学著作,称其为“医之始祖”也不为过。
然而,如此饱含智慧的一本巨著,为何阅读的人却如此之少呢?远不如其他传世经典,如《道德经》、《心经》、《论语》等被较多的人诵读。《黄帝内经》虽然在中医从业者、爱好者心中都是神圣如灯塔般的存在,对某些段落也能熟记于心,然能通读者少,熟读者更少。原因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就来归纳总结一下《黄帝内经》的阅读难处。
1、《黄帝内经》篇幅过长,且通篇都是文言文,其书写习惯和语言表述习惯与现如今所用的简体字、白话文差距较大,古文基础较差者难以坚持下去。
2、成书年代较早,相传为黄帝所著。其文结构与现在的成书结构有较大差异,并不是系统贯穿收尾,而是以笔记形式记录而成,通篇多以对话问答为主,行文并不连贯。阅读起来,对于现代读者来说有很大挑战,尤其是思维模式需要调整。
3、文中很多医理是采用“以象取义”的方式来进行阐明,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较难理解的。
4、医者易也,内经的成书思想是以阴阳五行学说、易经知识作为依托和承载。如果阅读者对其没有一定基础的了解,仅用现代的思想去理解,那阅读起来自然就比较困难。
《黄帝内经》的桥梁书——《内经知要》
所以,《黄帝内经》对于很多人而言,就感觉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经典著作买回家却读不下去,只能放在书柜里装点门面。那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在我们和《黄帝内经》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我们去更好的“阅读理解”这本医学巨著呢?
办法当然是有的,《内经知要》就是这样一本很好的桥梁书、过渡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明末的大医家李中梓,他一生对中医理论研究十分重视,兼取众家之长,其论述医理颇能深入浅出,所著诸书,多能通俗易懂,在中医学的普及方面作出较大贡献。著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本草通玄》、《伤寒括要》等24卷医书。
相传他为方便自己的学生理解,就编了《内经知要》这本书。即是将《黄帝内经》里面的内容进行精选、删繁从简,进行选择性的分类、编制而成。使《黄帝内经》的内容更加精实简要,后人学起来自然更加容易。《内经知要》共有上、下两卷,分成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八类,将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进行全面概括,所以至今仍为后学者所热爱。
很多专业的中医师都会反复的阅读《内经知要》这本书,借助这本桥梁书来理解《黄帝内经》中深邃的医理,并在实践中相互印证,可谓是常读常新。
《内经知要浅解》
当然,《内经知要》仍然是用古文所写,如果您还觉得明代的医书难以阅读。那还可以推荐阅读《内经知要浅解》这本书。此书出版于上世纪50年代,作者是北京医药大学院长秦伯未。他在书中用了现代白话文给原书做了更加浅显的翻译,是作为既没有古文基础,又对阴阳五行、易经思想没有涉猎的中医小白来做入门级阅读。
《<内经知要>二十七讲——领你轻松步入中医之门》
此外,还有一本书,也是对《内经知要》的最新解读,即是:《<内经知要>二十七讲——领你轻松步入中医之门》。这本书是依据樊正伦先生在北京医科大学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上《内经知要》课的录音稿编制成书,池晓玲教授主编。
樊先生在对《内经知要》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阐述的同时,还深入浅出的结合实际医治过程中的实例、临床验案等,生动诠释了《黄帝内经》内含的主要医理医术,使得晦涩难懂的的中医道理变得通俗易懂。书中最具特色的一点是为初学者指明学习方法和门径,并提示学习要点,这与《内经知要浅解》是一脉相承的,也和一般的《内经》讲解类书籍有着明显的区别。而这些学习要点和学习方法提示对于初学者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该书适合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的读者进行阅读参考。
引用秦伯未老先生在《内经知要浅解》前言中的一段话,来作为结尾:
“本人认为学习的关键,首先对《内经》的学术思想要明确,名词方面不要模糊;其次,分别哪些部分要熟记,哪些部分只需了解大意,等到学完以后,再来一次复习。这种复习,是没有限制的。在学习《神农本草经》和《伤寒论》的时候,还是要回过头来复习。因为中医中药的理论体系只有一个,只有反复地研究,才能融会贯通。这是学习中医所有古典著作的总的精神了。”
如果您正犯愁不知该如何阅读《黄帝内经》,那不如就从先桥梁书开始吧!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