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养生

《黄帝内经》如何看待“食养”

对于“食疗”、“饮食养生”这类词语,大家都不陌生,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当然这些说法是近现代才有的。在古人的词汇里,以上概念有个专门的称呼——“食养”。

“食养”首载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食,泛指谷、肉、果、菜等已形成饮食习惯之物,在此处有饮食之意。养,《康熙字典》引《玉篇》云:“育也,畜也、长也。”对于《内经》此段所述的食养之意,历代医家解读也较为统一,意即在病势已去大半之时即可停止用药,而改用饮食调养的方法调理机体正气,以祛余邪。其实《内经》对食养的定位并不仅仅停留在祛除余邪的层面,其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思想与内涵。

一、食养体现了谨慎的用药态度

《内经》明确提出,即使是用无毒之药治疗疾病,也要在十去其九的阶段停用,所谓“不尽行复如法”,宁愿冒着余邪不能尽去的风险,也要优先考虑食养祛余邪的方案,用药之谨慎可见一斑。

无毒之药为何犹不能久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药的偏性更强,久用反而容易造成正气的损伤。《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祛疾是一个依靠药物以偏纠偏,调和阴阳的过程,如果阴阳既和而犹用之,会因增气太过而适得其反。其二,药既是以偏纠偏之物,应用就必须精准,否则后患无穷。而病势往往千变万幻,做到辨证的精准难度很高,很少有一方、一药可通治一病的情况。因此,在治疗进入尾声时以食代药是个科学的选择。

二、食养是实现“中病即止”治疗原则的重要途径所谓“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基于用药的谨慎态度,《内经》提出了以食养祛除余邪的疾病治疗方案。类似的论述还有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关于孕期,即“妇人重身”,是否可用药的讨论,其最终结论是在保证对症治疗的前提下可以用药,即“毒之”,但必须是“衰其大半而止”。这实质上就是“中病即止”治疗原则的应用。“中病即止”治疗原则强调对疾病的治疗当适可而止,以免过度治疗造成不必要的健康损失或者适得其反难以康复,这在《内经》和后世方书中均多有反映。如《伤寒论》十枣汤证“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又如《三国志·方技传》记载,华佗在传授五禽戏时曾言:“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因上著粉”即汗出而不流动,若施粉于身,即“著”而不流之意,强调了运动导引之法也要适可而止。可见用药治疗也好,运动治疗也罢,皆不能过,以免适得其反造成正气损伤。食养为什么能祛余邪?《灵枢·五味》有云:“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由此可见,食是胃气之源、营卫之根本,若营卫之道得以充盛,则可在邪去大半的基础上通过饮食调养的方法盛营卫而祛余邪。加之食本身亦有性味之偏,其治病之功与药本无二致,所不同者,在于稍平和而已。三、食养是与针药等具有同等地位的治疗方法食养的实质,即是通过饮食调养的方法扶持机体正气,就原理而言,仍是需要以“三因制宜”原则为指导,这与药物治疗并无二致。若从该角度出发,那么食养不仅可用于祛除余邪,也可用于缓解病势甚至是治疗疾病。《内经》没有食养治疾的专论,但一些散在的论述仍值得研究。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有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内经》在论及五味之时并未将食和药分开,因为食和药皆具有性味之偏,所以都有治病祛疾之功。不同的是,相对于药,食的性味更加平和,朱丹溪称之为“自然冲和之味”,可谓深谙食物性味之道。文献显示,部分疾病正是需要依赖食所独有的“自然冲和之味”进行养疗,比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齐文王刘则患气喘、头痛、目视不明,在医生用灸法治疗之后即“病笃”,最终年不过二十而亡。后世医家分析该案例时认为文王“非病也”,身体不好的原因是过度肥胖及缺乏运动所致,其健康状况经不起针药的治疗,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是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情志调养,将困于体内的病气慢慢泻出,然而当时的医者却贸然运用灸法过度治疗,导致齐王“神气争而邪气入”,死于非命。

四、食养为愈后康养的重要方法《内经》认为,久病初愈的虚损人群应该采取饮食和情志调养的康养方案。《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奈何?”张介宾注曰:“谓气已顺而身犹不康,病已去而形则瘠瘦。”气力不足、身形羸瘦是久病初愈之人最常见的表现。对此,《内经》给出了相应的调养方案。其云:“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意即久病初愈之人,虽然身形羸弱,气力不佳,但只要加以合理的饮食与情志调养,并不妄自消耗,待时气一至,即可自然康复。文中并没有涉及针药之言。综上,在《内经》看来,药食同源,食和药均具有性味之偏,均有祛疾之功,因而同属于本草之列。相对于药,食虽大部分性味稍和,却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食养的应用十分广泛,既可用于祛余邪,又可用于治疾病或缓病势,还可用于愈后的康养。现代社会,由于大多数人缺少相应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因此食养的确是更适合于广泛推广的养生调理方式。文字整理/华汛

返回列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