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从调摄情志开始
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调摄情志,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可分为节制法、疏导法、转移法。
一、节制法
所谓节制法,就是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极,达到心理平衡。
节制情志,最重要的是制怒。愤怒是最常见的一种应激反应,是情志致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必须注意节制的情绪。孙思邈强调人们要戒怒,他认为“多怒则百脉不安”。如果说发怒属于常人的本能,那么,制怒止气则是智者的本事。戒怒之法,重在以理制怒,即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冲动,三思而后行。发怒后还要及时反省,吸取教训。
节制情志,要时常提醒自己养成不放纵情绪的好习惯。如果长期沉溺于某种情绪无法自拔,有害无益,可以尝试疏导法和转移法进行调节。
二、疏导法
有些人看似波澜不惊,其实总是强行压制情绪,这种人不是真的心平气和,反而对身体危害很大。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称之为疏泄法。
首先可以直接发泄,例如当遇到不幸,悲痛万分时,不妨大哭一场。疏导不良情绪,须使用正当的途径和渠道来发泄和排遣,切忌冲动。否则非但无益,反而会带来新的烦恼,引起更严重的不良情绪。
出现不良情绪时,借助于他人的疏导,可以把闷在心里的郁闷宣散出来。与家人或知心朋友倾诉衷肠,也是解忧消愁、克服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三、转移法
转移法又可称移情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思想焦点,或改变其周围环境,或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从而调节不良情绪。
旅行可以令人寄情山水之间,暂忘尘俗。适当运动可以有效提高人的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使人心静。通常乐善好施之人更能感到幸福满足,多做善事也是调节不良情绪、愉悦身心的妙法。
修行之人多豁达超然,情志不畅时,从道教宝藏中或许能够找到解决之道。“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读《清静经》,可以跟老子学上善若水,学身心清静的智慧;“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读《庄子》,可以跟庄子学顺其自然,学逍遥自在的洒脱。此外,道教内丹功中的静养功法,可以使修习者达到静心宁神的状态。久久行之,不仅能令人五脏元真通畅,精神饱满,改善身心健康,还可以提高智慧。智者不惑,智慧增加了,烦恼也会随之减少。
自古圣贤之人,多是“每临大事有静气”,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岁月匆匆、人生无常,如果能及早认清生命的真相,修身养性、宽广胸襟、通达智慧,不为情绪所困,自然心平了,气也就和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薄荷叶,相信大家即使没见过也听说过。其实薄荷叶不但是调味品、香料,还是中药里面发散风热药的代表,很多人都知道咽喉稍微有点上火,吃几个薄荷糖会凉凉的。身体起了些红疹子,肺热亢盛,
-
以花养人——栀子花开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初夏,正是栀子花盛开的时节。一朵朵皎洁纯净的花朵点缀在翠绿的枝头,清风拂过,白玉般的花朵随风摇曳,独特的花香让人顿觉清凉。栀子花不仅美丽幽香,它还是可食用可药用。今天就来说一说好看又好吃的栀子花。栀子花的药用价值
-
久坐,最温柔的慢性自杀,早知道早避免
坐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状态,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人习惯于超长久坐,可以几小时一动不动。殊不知,久坐被称为“最温柔的慢性自杀”,对身体危害非常大,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其列为:十大致病致死元凶之一。一、久坐伤肉《黄帝内经》早就有“久坐
-
以花养人——“百花之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我国特有花卉,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陵中。自南北朝起牡丹已经开始被人工栽培作为观赏花卉。牡丹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牡丹的根、花均可入药,是不折不扣的“养生花”。牡
-
大病初歇,可以洗澡吗?
“朋友们,血泪经验,你们千万别洗澡啊!”“发烧一直出汗,身上很不舒服。到了第四天,实在头痒的受不了,就洗了一个澡,结果又难受了起来,头疼欲裂、发热、咽痛又回来了。”这几天微信群里不少人都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我们千万别在彻底好之前去洗澡,能忍
-
又到秋季,讲讲“肺”话
秋高气爽,干燥的风貌似乎成为秋天的代名词。随着秋季的到来,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脱屑等不适症状,这都是秋季干燥气候的影响。中医学认为秋季与肺气息息相关,而秋季的干燥气候容易侵袭肺部,而肺被称为“娇脏”,对于暖气和寒气都很敏
-
药王孙思邈的饮食养生之道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一生治病救人无数,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相传他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他深谙养生之道,他的饮食养生观念既体现了《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