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养生

心平气和,从调摄情志开始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心平气和之人总是散发着独特魅力。很多人也想心平气和,却为情绪所困。情绪来去无影无踪,与自身性格密切相关,虽然先天禀赋无法改变,后天修养也很重要。做心平气和之人,从调摄情志开始。

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调摄情志,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可分为节制法、疏导法、转移法。

一、节制法

所谓节制法,就是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极,达到心理平衡。

节制情志,最重要的是制怒。愤怒是最常见的一种应激反应,是情志致病的主要因素,也是必须注意节制的情绪。孙思邈强调人们要戒怒,他认为“多怒则百脉不安”。如果说发怒属于常人的本能,那么,制怒止气则是智者的本事。戒怒之法,重在以理制怒,即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冲动,三思而后行。发怒后还要及时反省,吸取教训。

节制情志,要时常提醒自己养成不放纵情绪的好习惯。如果长期沉溺于某种情绪无法自拔,有害无益,可以尝试疏导法和转移法进行调节。

二、疏导法

有些人看似波澜不惊,其实总是强行压制情绪,这种人不是真的心平气和,反而对身体危害很大。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称之为疏泄法。

首先可以直接发泄,例如当遇到不幸,悲痛万分时,不妨大哭一场。疏导不良情绪,须使用正当的途径和渠道来发泄和排遣,切忌冲动。否则非但无益,反而会带来新的烦恼,引起更严重的不良情绪。

出现不良情绪时,借助于他人的疏导,可以把闷在心里的郁闷宣散出来。与家人或知心朋友倾诉衷肠,也是解忧消愁、克服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三、转移法

转移法又可称移情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思想焦点,或改变其周围环境,或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从而调节不良情绪。

旅行可以令人寄情山水之间,暂忘尘俗。适当运动可以有效提高人的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使人心静。通常乐善好施之人更能感到幸福满足,多做善事也是调节不良情绪、愉悦身心的妙法。

修行之人多豁达超然,情志不畅时,从道教宝藏中或许能够找到解决之道。“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读《清静经》,可以跟老子学上善若水,学身心清静的智慧;“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读《庄子》,可以跟庄子学顺其自然,学逍遥自在的洒脱。此外,道教内丹功中的静养功法,可以使修习者达到静心宁神的状态。久久行之,不仅能令人五脏元真通畅,精神饱满,改善身心健康,还可以提高智慧。智者不惑,智慧增加了,烦恼也会随之减少。

自古圣贤之人,多是“每临大事有静气”,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岁月匆匆、人生无常,如果能及早认清生命的真相,修身养性、宽广胸襟、通达智慧,不为情绪所困,自然心平了,气也就和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