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易腹泻,预防是关键
这几天南方天气仿佛按下了快进键,直接跳到了7月盛夏,5月28日副高笼罩下的南方12个省区气温超过35度,多地打破5月份最高气温纪录,特别是西南地区甚至出现了43度的高温天气。酷暑难耐,冰啤酒、冰饮料、冰激凌纷纷登场,配合各种海鲜烧烤大排档、热辣滚烫的火锅,成为大家聚会消暑的首选。而疾病此时也往往随之潜入人体中,夏季腹泻就是这个季节的常见病症之一。
一、夏季腹泻的原因
夏季腹泻是指发生在夏季的腹泻,每天排便的次数增加或者是排便变得频繁,每天排便超过三次,粪便稀薄或者是含有黏液脓血。
1.环境因素。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饮食种类丰富,各种瓜果、凉拌荤素菜或冰镇饮品,如果食品制作过程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污染而导致人们食用后感染机会增多。苍蝇、蟑螂、蚊虫也在这个季节滋生,也会携带致病菌,传播疾病。
2.内在因素。
中医认为夏季天气炎热,人体为了达到阴阳平衡,主动把阳气生成水平降低,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肠胃。黄帝内经有云“腹为阴,阴中之至阴”,所以很多人一摸肚皮会觉得特别凉。此时肠胃阳气是最虚的,而湿气是最容易困阻脾胃的,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夏季腹泻。
二、夏季腹泻的种类
1.湿热阻滞
由感受湿热、湿热阻滞所致,可能出现肛门灼热、腹部疼痛、大便稀溏、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等,治疗宜清热化湿,可选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
2.感受湿寒
感受暑湿寒湿、寒邪客脾等,人会突然出现腹泻清稀、腹痛肠鸣、脘闷纳呆、舌苔薄白或微腻,或伴有恶寒发热、头疼鼻塞、肢体酸痛等。治疗宜解表散寒,芳香化湿,可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
3.脾胃虚弱
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腹胀纳差,伴随着面色萎黄、气短乏力等,治疗宜健脾益气、涩肠止泻,可选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4.伤食积滞
由于饮食积滞、伤食导致腹泻,表现为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完谷不化、淡苔白腻等,治疗宜消食导滞,可以选用保和丸加减治疗。
腹泻期间多注意补水,以免发生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的情况。注意三餐的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负担。如症状无缓解,建议进一步去医院确定病因进行治疗。
三、夏季腹泻诱因及预防
1.过食辛辣
辣椒是大辛大热的食物,对脾胃虚弱之人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吃辣椒要适量,同时可适当饮用石斛甘草茶,清热解毒、滋阴养胃。
2.脾胃受寒
过多食用冷饮、开空调温度过低、睡觉在阴凉处且露腹都会导致脾胃受寒。可常饮姜枣茶,温中散寒。生姜3-5片,大枣5枚,煮15分钟即可。年轻人健身时,可选腹部肌肉锻炼,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以运动完之后让腹部温热舒服为宜。老年人可以摩腹保健,把双手搓热放到肚脐附近逆时针旋转100圈,摩完之后腹部微微发热,睡前、早起各一次。
3.过食海鲜
海鲜虽然富含多种蛋白质,营养丰富,但性偏凉,稍变质就容易滋生细菌。应控量节制,同时调料搭配生蒜杀菌。最好是捣成蒜泥,让大蒜素充分激活。
4.卫生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饮用水、食品、双手和环境卫生。平时要注意水煮沸后饮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热透。注意手的卫生,饭前、便后手要洗净。清洁环境,灭蝇、灭蟑。此外,要注意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
希望大家都能做好夏季腹部保暖,饮食有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适当运动,远离腹泻,安然度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薄荷叶,相信大家即使没见过也听说过。其实薄荷叶不但是调味品、香料,还是中药里面发散风热药的代表,很多人都知道咽喉稍微有点上火,吃几个薄荷糖会凉凉的。身体起了些红疹子,肺热亢盛,
-
以花养人——栀子花开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初夏,正是栀子花盛开的时节。一朵朵皎洁纯净的花朵点缀在翠绿的枝头,清风拂过,白玉般的花朵随风摇曳,独特的花香让人顿觉清凉。栀子花不仅美丽幽香,它还是可食用可药用。今天就来说一说好看又好吃的栀子花。栀子花的药用价值
-
久坐,最温柔的慢性自杀,早知道早避免
坐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状态,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人习惯于超长久坐,可以几小时一动不动。殊不知,久坐被称为“最温柔的慢性自杀”,对身体危害非常大,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其列为:十大致病致死元凶之一。一、久坐伤肉《黄帝内经》早就有“久坐
-
以花养人——“百花之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我国特有花卉,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陵中。自南北朝起牡丹已经开始被人工栽培作为观赏花卉。牡丹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牡丹的根、花均可入药,是不折不扣的“养生花”。牡
-
大病初歇,可以洗澡吗?
“朋友们,血泪经验,你们千万别洗澡啊!”“发烧一直出汗,身上很不舒服。到了第四天,实在头痒的受不了,就洗了一个澡,结果又难受了起来,头疼欲裂、发热、咽痛又回来了。”这几天微信群里不少人都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我们千万别在彻底好之前去洗澡,能忍
-
又到秋季,讲讲“肺”话
秋高气爽,干燥的风貌似乎成为秋天的代名词。随着秋季的到来,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脱屑等不适症状,这都是秋季干燥气候的影响。中医学认为秋季与肺气息息相关,而秋季的干燥气候容易侵袭肺部,而肺被称为“娇脏”,对于暖气和寒气都很敏
-
药王孙思邈的饮食养生之道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一生治病救人无数,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相传他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他深谙养生之道,他的饮食养生观念既体现了《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