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步当车以养生
安步当车”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四》,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位叫颜斶的隐士拒绝齐宣王的名利诱惑,只愿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的故事。在历史文化演进中,安步当车除了用来形容能够安守贫贱生活外,逐渐被赋予了养生的内涵,引申为以从容步行来代替乘车,能够有益身体健康。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步行养生,提出了涉及速度、时间、距离等多方面的系统理论,对于现代养生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时常散步,饭后宜行。
人体需要经常运动以达到气机舒畅的目的。有人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出“春三月……广步于庭”,是不是就是指春季才能散步?这样理解就是想偏了,古人如此表述只是强调春季万物复苏,应通过步行来调动身体机能以合天时。常言到“日行千步人难老”,步行养生无需拘泥于场地、时间的限制,特别是长时间坐办公室工作的年轻人、在家休养的老年人和孕妇,都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时常步行。《老老恒言·散步》指出:“坐久则络脉滞,居常无所事,即于室内时时缓步,盘旋数十匝,使筋骸活动,络脉乃得流通。”这就是说,即使在室内小范围、短时间的步行锻炼也有“流通络脉”的功效,积少成多,对于身体健康是很有好处的。《医灯续焰·胎产杂述》指出:“妊娠临月,最要安神定虑。常步履。”孕妇经常步行可达到宁心安神的目的,对于胎儿生长发育很有好处。另外,饭后也是步行养生的最佳时间,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是有深刻的医学理论依据的。《养性延命录·教诫篇》指出:“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不尔,使人得积聚不消之疾,及手足痹蹶,面目黧皯,必损年寿也。”饭后散步在消食积的同时,可调和营卫,理气健中,预防痹证等疾病。
二、步速忌急,强度适中。
养生应以不伤为本,如果运动过度损耗身体,那就不是养生而是伤身了。《万病回春·云林暇笔》强调:“步履以安为主。”这个“安”字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步行速度不宜过快。《摄生三要·养气》云:“养气者,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缓步慢行方能怡情养气,现在社会上流行“暴走团”,这种快速行走往往造成腿部关节的损伤,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元气充养。另一方面,每次步行的距离不宜过长,时间不宜过久。《养生类要·陶真人卫生歌》指出:“久行伤肝损筋,久立伤肾损骨。”适当的步行锻炼可舒筋健足,但久行久立则会对筋骨、肝肾造成损伤。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已“久行”或“疾步”呢?这一点可用是否“气乏气喘”来衡量,如果在步行时感觉乏力、气喘,就应该放慢速度或稍事休息。特别是在饭后步行时,更应该注意不可疾步快走、距离过远,因为这样会影响消化,长此以往会造成脾胃虚弱。
三、调整呼吸,少言寡语。
养生多强调形神兼养。在步行过程中,呼吸是养神的重要环节。中国传统养生呼吸之术提倡平心静气,鼻吸口吐,深吸浅呼。《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第四》云:“谓鼻纳气为生,口吐气为死也。……常令鼻纳口吐,所谓吐故纳新也。”用现代运动养生观点看,这种深呼吸配合步行,其实就是一种很好有氧运动,有利于脏腑、组织、细胞充分代谢、推陈出新。《老老恒言·散步》云:“凡行步时,不得与人语,欲语须住足,否则令人失气”。步行时如果频繁说话甚至唱歌,那肯定不可能注重呼吸了,这样就会导致气机不通畅,影响养生效果。理解了这一点,就应该知道,散步时要注意静默缓行,少与人交谈。
综上所述,相对于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运动而言,步行养生学习的门槛极低,更加适合于大众日常,上下班、工作中、茶余饭后,只要有点空闲,都可以安步当车,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薄荷叶,相信大家即使没见过也听说过。其实薄荷叶不但是调味品、香料,还是中药里面发散风热药的代表,很多人都知道咽喉稍微有点上火,吃几个薄荷糖会凉凉的。身体起了些红疹子,肺热亢盛,
-
以花养人——栀子花开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初夏,正是栀子花盛开的时节。一朵朵皎洁纯净的花朵点缀在翠绿的枝头,清风拂过,白玉般的花朵随风摇曳,独特的花香让人顿觉清凉。栀子花不仅美丽幽香,它还是可食用可药用。今天就来说一说好看又好吃的栀子花。栀子花的药用价值
-
久坐,最温柔的慢性自杀,早知道早避免
坐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状态,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人习惯于超长久坐,可以几小时一动不动。殊不知,久坐被称为“最温柔的慢性自杀”,对身体危害非常大,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其列为:十大致病致死元凶之一。一、久坐伤肉《黄帝内经》早就有“久坐
-
以花养人——“百花之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我国特有花卉,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陵中。自南北朝起牡丹已经开始被人工栽培作为观赏花卉。牡丹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牡丹的根、花均可入药,是不折不扣的“养生花”。牡
-
大病初歇,可以洗澡吗?
“朋友们,血泪经验,你们千万别洗澡啊!”“发烧一直出汗,身上很不舒服。到了第四天,实在头痒的受不了,就洗了一个澡,结果又难受了起来,头疼欲裂、发热、咽痛又回来了。”这几天微信群里不少人都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我们千万别在彻底好之前去洗澡,能忍
-
又到秋季,讲讲“肺”话
秋高气爽,干燥的风貌似乎成为秋天的代名词。随着秋季的到来,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脱屑等不适症状,这都是秋季干燥气候的影响。中医学认为秋季与肺气息息相关,而秋季的干燥气候容易侵袭肺部,而肺被称为“娇脏”,对于暖气和寒气都很敏
-
药王孙思邈的饮食养生之道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一生治病救人无数,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相传他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他深谙养生之道,他的饮食养生观念既体现了《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