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老年人养生注意事项
炎热的夏季,天气闷热,空气潮湿,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为老年人身体各种脏器的功能都有程度不同的生理性衰退,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功能差,免疫力也有所降低,对热环境的耐受力差。当气温骤升、潮湿闷热时,身体常常不能适应,甚至造成体热平衡失调,心情烦闷急躁,容易发生中暑或热伤风。特别是老年人还大多患有各种慢性病,盛夏酷暑时病情容易复发或加重。因此,老年人度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不仅可以防暑降温、防治疾病,而且对养生保健、益寿延年大有帮助。
一、调节心理。
夏季炎热,有研究发现大约有二成的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医学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表现为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境不佳、行为古怪等。因此,夏季要宁静养神,重在制怒、防躁,保持恬静的心理状态,心情要舒畅平静,不要过于激动,更不要发怒急躁。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是有道理的,这会有益于全身各器官的相互协调,提高机体适应环境、气候变化的抗病能力。
二、降温防暑。
老年人耐高温能力差,易发生中暑,或发生体热散失不畅、体温升高、呼吸紧促等的“热射症”,或出现肌肉疼痛,以致痉挛的“热痉挛”等。因此,老年人中午前后尽量避免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备遮阳伞或草帽。多到阴凉处休息,用扇子纳凉。穿衣应宽大、松软、单薄、色浅。不要用冷水冲凉,也不要直接对着风扇、空调吹,以免受寒感冒或引起面部神经麻痹等。
三、及时补水。
夏季气温高,汗水蒸发和排泄快,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大,影响血液正常循环,易发生中暑失水,造成意外病变,诱发脑血栓、心肌梗塞或痔疮、肛裂等。因此,老年人应主动补充水分,如白开水、淡盐水、淡茶水、菜汤、稀米汤及蔬菜水果等。科学的饮水是:不要等到口渴才饮水,每人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3000毫升左右,早晨起床后须饮水,上午10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以及晚上8时左右,都需定时饮水。活动后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些淡盐水。另外,要慎用冷饮,应浅尝即止,不宜过量。
四、调剂饮食。
夏季日长,老年人的活动量相应增加,基础代谢会加快,排汗多,体内的蛋白质、维生素、糖、盐、钙质等消耗多,应调剂饮食,增加营养予以补充,以满足生理需要。因此,老年人应多吃新鲜可口、清淡易消化,清热、解毒、杀菌、消暑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上火食物,不吃腐败变质、隔夜食物,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和胃肠道疾病。最好不饮酒,啤酒也不宜多饮,就是吃西瓜一次也不宜吃得太多。
五、充分休息。
夏天夜短,睡眠时间相应减少,加上天气炎热,熟睡程度不高,老年人会因此感到身倦力乏、精神不振、吃饭不香,影响身体健康或诱发疾病。因此,可适当晚些入睡(等暑热稍降再睡),早些起床。起床后应去室外多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午饭后可适当午睡,以补充夜晚睡眠的不足,消除身心疲劳。特别注意不睡空堂风口,防止受凉感冒或发生胃肠疾病。不熬夜、不长时间看电视或搞娱乐活动等。
六、保护皮肤。
瘍疮疖肿、热毒晒伤、痱子湿疹、蜂蜇虫咬等是夏季常见的皮肤疾患,多由细菌人侵机体或害虫侵害而发病。因此,老年人平时要勤洗澡、勤用温水擦身、勤洗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和汗腺畅通,防止蜂蜇和蚊虫叮咬,不要裸露皮肤或光头晒太阳,以免引起头晕头疼、恶心、眼花、甚至昏倒等。
最后,夏季老年人在家中备些仁丹、十滴水、清凉油、痱子粉、藿香正气水等清热解暑药,很有必要。对轻、中度中暑要及时救护,重症中暑赶早送医院抢救。愿每名老人都能够身体健康、安然度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薄荷叶,相信大家即使没见过也听说过。其实薄荷叶不但是调味品、香料,还是中药里面发散风热药的代表,很多人都知道咽喉稍微有点上火,吃几个薄荷糖会凉凉的。身体起了些红疹子,肺热亢盛,
-
以花养人——栀子花开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初夏,正是栀子花盛开的时节。一朵朵皎洁纯净的花朵点缀在翠绿的枝头,清风拂过,白玉般的花朵随风摇曳,独特的花香让人顿觉清凉。栀子花不仅美丽幽香,它还是可食用可药用。今天就来说一说好看又好吃的栀子花。栀子花的药用价值
-
久坐,最温柔的慢性自杀,早知道早避免
坐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状态,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人习惯于超长久坐,可以几小时一动不动。殊不知,久坐被称为“最温柔的慢性自杀”,对身体危害非常大,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其列为:十大致病致死元凶之一。一、久坐伤肉《黄帝内经》早就有“久坐
-
以花养人——“百花之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我国特有花卉,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陵中。自南北朝起牡丹已经开始被人工栽培作为观赏花卉。牡丹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牡丹的根、花均可入药,是不折不扣的“养生花”。牡
-
大病初歇,可以洗澡吗?
“朋友们,血泪经验,你们千万别洗澡啊!”“发烧一直出汗,身上很不舒服。到了第四天,实在头痒的受不了,就洗了一个澡,结果又难受了起来,头疼欲裂、发热、咽痛又回来了。”这几天微信群里不少人都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我们千万别在彻底好之前去洗澡,能忍
-
又到秋季,讲讲“肺”话
秋高气爽,干燥的风貌似乎成为秋天的代名词。随着秋季的到来,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脱屑等不适症状,这都是秋季干燥气候的影响。中医学认为秋季与肺气息息相关,而秋季的干燥气候容易侵袭肺部,而肺被称为“娇脏”,对于暖气和寒气都很敏
-
药王孙思邈的饮食养生之道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一生治病救人无数,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相传他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他深谙养生之道,他的饮食养生观念既体现了《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