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养生

道医健康养生:年轻人养生,从睡好“子午觉”开始

如今,随着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有关养生的话题也又掀起了热潮,不仅老年人讲究养生,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健康,进入到养生的行列。

那么,怎样才算养生呢?是保温杯里泡枸杞?还是吃各类名贵药材?其实都不是,中医养生讲究的是顺应天时,以天时之利对人体的内在进行调节,且很多养生是不用花钱的,如所有人晚上都会做的一件事,那就是“睡觉“。医家李渔在《笠翁文集》中记载:“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睡能还精,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但这里要介绍的睡觉,可不是一般的睡觉,是很有讲究的,而且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叫做“子午觉”。

一、什么是子午觉?

“子、午”是我国传统十二地支中的一部分,在古代用于纪时,地支纪时就是将一日均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如子时,对应于现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午时,对应于现在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顾名思义,子午觉,就专指在这两个时间段进行的睡觉。

二、为什么要睡子午觉?

1、子时入睡

子时(晚11点至凌晨1点)为十二时辰的的首个时辰,此时值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子时也对应人体的胆经,道医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胆又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若子时不能及时睡觉,第二天少阳之气未升起,就会导致肝胆功能的失调,肝胆互为表里,胆的问题又会对肝脏造成不利的影响,人就容易困乏,没有精神,长此以往,肝脏和胆囊的疾病就会找上门了。

2、午时入睡

有人说,子时睡觉能理解,但为什么午时睡觉,对养生也是那么重要呢?

《内经》有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午时(中午11点至下午1点)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也正是阴气初生,人在天地阴阳转换时休息一下,能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午时对应心经,午时睡觉除了有利于“补阳”之外,还有助于“补心”,特别是对于学生和上班族,中午休息下,下午的精力就会好很多,否则,容易一下午都昏昏沉沉,效率低下。

三、如何睡子午觉

子午觉的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1、子时大睡

最好在晚上10点做睡前准备,子时入睡,对于那些不得不从事熬夜工作的人,与其一直熬到三四点钟,不如在子时这段时间眯上一会儿,因为这段时间的睡眠重要性远超过其他时间段,若平时工作却无法做到按时入睡,每周也至少有一天能子时入睡,来弥补一周的精力损耗。

“胃不和,卧不安”,饿着肚子或吃得太饱,都会导致难以入睡,睡前半小时应避免吃夜宵或零食。“百病从寒起”,子时处于阴阳交汇时辰,睡觉当防止身体受寒,特别是夏天,避免空调冷气直吹。

对于已学过天师府丹道的师兄们,可十点开始修静功,之后入睡也可配合睡功,第二天起来会感觉精神满满。

2、午时小憩

午觉小憩,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建议控制在30分钟左右,短则用十几分钟打个盹,也有助于调摄心神。若睡得太久,进入到深度睡眠状态,当身体从这种状态中被唤醒,再进入到学习、工作状态反而会比较困难,会使人下午感觉疲乏、精神不济。

午时小憩,有条件可平躺,此时就可配合睡功,若无条件,可买个专门的睡枕,以免趴着手麻,这里同样需特别注意勿着凉,尤其在夏天,切莫在有穿堂风或正对着风扇、空调处午睡,以免寒气侵袭。

大道至简,很多看似简单的事,实则蕴含着高深的智慧,就如子午觉,古代医家称之为“盗天地之生机”,虽然看着简单,但确是属于很高明的养生智慧。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