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梅花开,赏花养生两不误
十一月正是腊梅开放的时节,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的名句。其实腊梅除了观赏,它也全身是宝,可食用,可药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花:辛,温,无毒。解暑生津。”
腊梅的功效
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
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
根皮:外用治刀伤出血。
据检测蜡梅花含挥发油,油中有龙脑、桉油精、芳樟醇、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蜡梅甙、a-胡萝卜素、亚油酸、油酸等化学成分,叶中含蜡梅碱、洋蜡梅碱、异洋蜡梅碱;鲜叶含氰氢酸。种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成分。
腊梅花茶
腊梅花茶的冲泡方式很简单,一茶匙干腊梅花瓣,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十分钟后即可,可酌加红糖或蜂蜜饮用。
腊梅花茶具有解暑生津、开胃散郁、解毒生肌、顺气止咳的功效。也可治疗暑热烦渴、头晕、胸闷、呕吐、小儿麻痹,同时对降低血糖、兴奋子宫及肠管都有作用。此外,常喝腊梅花茶对改善青春痘,粉刺,黑斑也有奇效哦。
腊梅花还可以与许多花茶搭配,如苦瓜茶、苦丁茶、雪莲花、玫瑰花、金银花、康乃馨、人参花、雪丽花、纹股蓝茶、香蜂花、柠檬草、灵芝、桂花、郁金香花、玉兰花、代代花、金盏菊、山茶花、莲花、杜鹃花等。
腊梅食用
1、腊梅鱼头汤:腊梅花10朵,鱼头750克,各种调料适量,鸡清汤1000克。将鱼头洗净放入锅中炖,后加入调料,调好口味后再放入腊梅花瓣,即可食用。
2、腊梅烩牛肉条:牛肉500克、腊梅花10朵、猪油50克、葱头25克、芹菜25克、胡萝卜25克、油面酱15克、精盐、胡椒粒、胡椒粉各适量。
3、腊梅炖豆腐:腊梅花5朵、豆腐适量、熟豆油250克、葱丝、香菜、精盐、胡椒粉各适量。将锅上火,油烧热后放入切好的豆腐条,炸成黄色,捞出。把油倒出,放入葱丝烹一下,加水、盐,后把豆腐条倒入,炖5分钟,把胡椒粉放入,出锅时,加入腊梅花、味精调好味。
腊梅与梅花的区别
清初《花镜》中记载:“蜡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腊梅并非梅花,两种有很大区别。
腊梅开在十一月前后;花色多是蜡黄色,且有浓郁的香味;花叶是长椭圆形,表面粗糙。而梅花开在二三月;有白的,粉的,红的等很多花色,叶片呈椭圆形,表面光滑。
梅花的叶、枝、根、(未熟)果以及种仁也可食用、药用。中医认为,梅花味微酸、涩,性平。具有开郁和中,化痰,解毒之功。用于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瘰疬疮毒。
梅花的食用
饮用梅花茶有疏肝理气助消化之功。常见的梅花食用方法还有梅花粥和梅花鸡汤。梅花粥可激发食欲且除烦忧,对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梅花鸡汤要注意所有食材烧开后,最后再放入梅花花瓣,微微沸腾后,即可食用。此汤有补益作用,让人神清气爽。
梅花有优点,难怪它能成为花中“四君子”,深受国人喜爱。这个冬天让我们一起来赏梅、饮梅、食梅吧。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薄荷叶,相信大家即使没见过也听说过。其实薄荷叶不但是调味品、香料,还是中药里面发散风热药的代表,很多人都知道咽喉稍微有点上火,吃几个薄荷糖会凉凉的。身体起了些红疹子,肺热亢盛,
-
以花养人——栀子花开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初夏,正是栀子花盛开的时节。一朵朵皎洁纯净的花朵点缀在翠绿的枝头,清风拂过,白玉般的花朵随风摇曳,独特的花香让人顿觉清凉。栀子花不仅美丽幽香,它还是可食用可药用。今天就来说一说好看又好吃的栀子花。栀子花的药用价值
-
久坐,最温柔的慢性自杀,早知道早避免
坐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状态,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人习惯于超长久坐,可以几小时一动不动。殊不知,久坐被称为“最温柔的慢性自杀”,对身体危害非常大,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其列为:十大致病致死元凶之一。一、久坐伤肉《黄帝内经》早就有“久坐
-
以花养人——“百花之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我国特有花卉,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陵中。自南北朝起牡丹已经开始被人工栽培作为观赏花卉。牡丹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牡丹的根、花均可入药,是不折不扣的“养生花”。牡
-
大病初歇,可以洗澡吗?
“朋友们,血泪经验,你们千万别洗澡啊!”“发烧一直出汗,身上很不舒服。到了第四天,实在头痒的受不了,就洗了一个澡,结果又难受了起来,头疼欲裂、发热、咽痛又回来了。”这几天微信群里不少人都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我们千万别在彻底好之前去洗澡,能忍
-
又到秋季,讲讲“肺”话
秋高气爽,干燥的风貌似乎成为秋天的代名词。随着秋季的到来,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脱屑等不适症状,这都是秋季干燥气候的影响。中医学认为秋季与肺气息息相关,而秋季的干燥气候容易侵袭肺部,而肺被称为“娇脏”,对于暖气和寒气都很敏
-
药王孙思邈的饮食养生之道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一生治病救人无数,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相传他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他深谙养生之道,他的饮食养生观念既体现了《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