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文化

如何理解中医学的“三因制宜”理论

人以天地之气生,是自然界的产物,与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是相通的。所以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必然受时间、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因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个体差异而产生区别,这些条件都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疾病时根据这些具体因素制订出适宜的治法与方药,并且要随着病症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简称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从诞生到发展这个漫长的过程,是无数医者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在秦汉及以前这段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三因制宜”理论的基础。如《灵枢·寒热病》中“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说明《内经》已初步建立了因时制宜的理论框架;如《素问·示从容论》中“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说明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因人制宜的几个方面,并进一步提出了临证时要参考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指 出了不同地域的气候、环境等对人的体质、疾病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此外,《内经》中的运气七篇是研究年节律时序变化的理论基础,对于不同年岁的气候特点及易感疾病等都有论述,并且《内经》中也有五态人、阳阳二十五人的体质划 分方法,这是将因人制宜具象化,同时也是体质学说的最初形态。

在战国到唐宋这段时期,《伤寒杂病论》中形成了“因人制宜”为基础的体质认识,如“虚人”、“强人”、“羸人”、“肥人”、“瘦人”等记载。也出现了“因时制宜”为基础的养生思想,如“正月勿食生葱,令人面生游风。二月勿食蓼,伤人肾...十二月勿食薤,令人多涕唾”;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中指出,“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 其地暑湿,其人肌肤薄脆,腠理开疏,用药轻省。关中河北, 土地刚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重复”,这种用药原则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宋代的《仁斋直指方论》中提出“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疾。瘦人血虚生热,热生火,火生燥。故肥人多寒湿,瘦人多热燥也”。这些都说明了三因制宜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不同应用。

到了金元时期,四大名医各自的著作中都有阐述“三因制宜”理论对临床的指导和运用。如《脾胃论》中“春宜吐,像万物之发生,耕耨科斫,使阳气之郁者易达也。夏宜汗,像万物之浮而有余也。秋宜下,像万物之收成,推陈致新,而使阳气易收也。冬周密,像万物之闭藏,使阳气不动也”;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提出了四物汤的四时增损方法,“春倍川芍...夏倍芍药...秋倍地黄...冬倍当归...此常服顺四时之气”;如《儒门事亲》中“东方濒海卤斥,而为痈疡;西方陵居华食,而多赘瘿;南方瘴雾卑湿,而多痹疝;北方乳食,而多藏寒满病;中州食杂,而多九疸食痨中满、留饮、吐酸、腹胀之病...其用药也,亦杂诸方而疗之”;如《丹溪心法》中“肥者,血多湿多;瘦者,气实热多。白者,肺气弱,血不足;黑者,肾气有余”。金元时期的“三因制宜”思想已经形成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理法方药相融合的成熟阶段。

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兴起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四时温病发生的时序特点是对“因时制宜”思想的补充和完善,如《临证指南医案》云“春季温暖,风温极多。温变热最速,若发散风寒消食,劫伤津液,变症尤速”;《医门法律》中也明确指出了应本于四时之律和地宜之律,“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服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资,医之过也”。

综上可见,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历代医家对于“三因制宜”思想都非常重视。它是从天象、地象、人象的角度对人体状态进行全面的概括,充分体现了天地人的三才观,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实践价值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因制宜”的具体内容

三因制宜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因时制宜: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生活于自然界中必然也会受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所有疾病的治疗都应顺时而行。对于这一点,古人早有发现,《景岳全书》中“人之阴阳,亦与一日四时之气同。故子后则气升,午后则气降,子后则阳盛,午后则阳衰矣”。个体因为形神气血各有特点,而对于天地四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有着不同的反应,比如“善病寒热者”、“善病积聚者”、“善病痹者”等等,所以四时用药亦要遵循“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亦同法”的原则。

总的来说,因时制宜是根据季节时间的特点,及其与内在脏腑、气血、阴阳的密切关系来选用适宜的药物和食物,进行适时的相应的调摄。

因地制宜:地域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对人体生理活动和脏腑机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内经》中指出东西南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的不同,文化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也不同,易患不同病症,治法随之而异。《素问·阴阳应象人论》云“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也详细论述了东西南北中五方之人的生存条件、生活习惯、体质类型,以及及惯用的治疗方法。

所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以及不同地域的人群体质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应的膳食医药,这便是“因地制宜”理论的主要内容。

因人制宜:相对于天时气候和地理环境来说,人是“活”的因素。《医门棒喝》中有云“治病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因此在临证之时必须首重因人制宜,注意个体体质的差异。同一种疾病往往因人的体质有差异,治法就有所不同,《医学源流论》有云“天下有同此一病,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两人异也”。《素问·微四失论》中就指出了“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 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足见辨别和依据疾病发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判断和治疗的重点。

由于先天后天因素的不同,使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表现出在禀赋、生理心理、适应力、生活方式,以及发病预后等方面的区别,这既是因人制宜的主要内容,也是治病要因人而异的根本原因。

在“三因制宜”理论中,“因人制宜”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无论是因时还是因地,都必须从“人”出发,“人”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作为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也是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三因制宜”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三因制宜对后世医学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不同时期根据“因时制宜”产生了不同的医学流派,同一时期不同的地域根据“因地制宜”也产生了不同的医学流派,但归根结底,这些影响是“因人制宜”思想的最终体现。

因时制宜:四时昼夜的节律以及气候冷暖的变化因天地阴阳变化而生,人体的阴阳亦是与此相应的。医学流派在“因时制宜”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医学派别,比如以《伤寒论》为代表的伤寒派,和以《瘟疫论》为代表的温病派;在学术方面,还形成了气候医学和时间医学。

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温度、湿度、气压均不相同,造成不同区域生活的人生理病理情况也不相同。因此在不同地域,对于同一种邪气的治疗是有差别的,同一药物对于不同地域之人的相同病证的效果也是有差别的,各地医家诊病用药是以当地不同的水土气候、人群体质为依据来辨证论治的。所以这种受地域因素影响而萌生的学术理论与流派,形成了中医学“一源多流”的学术特色。

因人制宜:《灵枢》中言“百姓之血气各不相同”,所以就应该“视人五态乃治之”,因人制宜对后世医学最大的影响是形成了体质学说。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是由先天和后天条件共同决定的。针对不同体质,可以通过各种措施调养身体,从根本上阻止致病因素对机体的侵害,更符合因人制宜所指导的“个体化预防”的原则。

由此可以看出,“三因制宜”是一种治疗原则,其本质上是知常达变。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致使人类疾病变得多样化,若在诊治过程中以“三因制宜”理论为指导,不仅体现了中医治病的原则性与灵活性,还可提高临床疗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