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天师法宝之五明降魔扇
扇子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同样是承载传统文化的道教和扇子也有着不解之缘。道教将扇子作为一种法器并称之为“法扇”,多位神明手中所持的宝物就有扇子,如太上老君的阴阳扇,钟离权的芭蕉扇,萨天师的五明降魔扇等等。
一、五明降魔扇的来历
萨真人是道教著名的四大天师之一,他在游学中遇到了王文卿、林灵素两位真人,以及龙虎山三十代天师张继先,修得道教雷法、咒枣术、棕扇治疾之法的真传。
“身披百衲伏魔衣,手执五明降魔扇”这把五明降魔扇据传说乃是受林灵素真人所赠,百姓有病一扇即愈,具有驱邪辅正、拔除厄难的法力。不论是魔是鬼见了这个扇子,都会害怕。萨天师的衣服也与众不同,他穿的是百衲伏魔衣,这就是他得法后用咒枣为民治病救命,用雷法灭邪除妖、祈晴祷雨,用五明降鬼扇使人得命复生,通过苦志修行、持戒精严取得的功德之衣。
扇面形似芭蕉扇,前有毛发后有七实装饰,扇面用棕丝或椰丝,也有用木头雕刻,华丽非常。扇面之上还有天神隐讳,而最重要的便是中间的符号——“好生讳”(亦名“好生令”),是由“好生”二字连笔写成的誓号。这是萨守坚在收了王灵官王善为徒后以《尚书》中“天有好生之德”中“好生”两字为誓,自此王善便跟随萨祖一起代替上天宣传道教真旨,劝导世人虔心奉道。
二、何为“五明”?
道教有“五明宫”即是一座位于七宝林中,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说法的殿堂,同时对应的人体的中宫“黄庭”。中宫的“黄庭”虚明普照,总摄五星、五气、五芽、五脏之神受此虚而发光,故日“五明”。
于心性而言“五明” 则另有一番解释,在《八威召龙经》中解释“一日上洞无欲之明,二日彼我心志之明,三日五达九合之明,四日智慧应机之明,五日远瞻十方朗无碍违之明,是为五明洞彦。”修道之日若能潜修大道,内外明彻,自然炼阴为阳,外降鬼魅,内安真性,故名曰五明降魔扇。
故当人被外道恶神、鬼邪、精怪侵染时,可虔诚求请道长救治,首先朝天叩头思过,忏悔自己种种罪愆,然后以咒语加持过的“五明扇”扇向病灶,则疾病可愈。
三、在网上买的五明降魔扇有用吗?
五明扇与金刚杖、云帚等为道士云游的“五宝”之一。古代有多种制作、 祭炼方法,有的可以用棕丝或椰丝织造而成,亦可以用木雕刻而成。
在《大洞法篆》记载了“五明降魔扇”一种制作祭炼方法。此法选用六丁日(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取竹子为柄,取棕丝织造成。在制成后,还需要书写符箓于扇子正反两面,供奉于神前,每日诵萨祖宝号,念诵灵官咒早晚各数次,以及种种秘法祭炼后方可使用。
而网上那种无传承、不明底细的店铺,往往机器缝几条线包个边,再买点配饰贴上去,只是形似而已,实则工艺品。真正有传承有法力的五明降魔扇有许多用法,可去瘟、驱鬼、扇臭、超度,有“五明扇出,鬼神皆惊”的效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道士要注重持守戒律
道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承载中华厚重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形成了完备的戒律体系,为世人周知的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
-
祝由医学跟心理疗法是一回事吗?
随着天师府祝由医学在社会上的普传,越来越多的人对神秘的祝由术产生了深厚兴趣。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养生爱好者而言,祝由术在调理治疗疾病、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等方面,有着显著独到的疗效,是不可多得的医学技法;对于道教信徒、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祝由是
-
拜了师,学了法,却不怎么灵验?萨祖早就解释过了
对道教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道法,必须有师传。很多人拜了师,跟师父学了法,却发现不怎么灵验,这是什么原因?萨祖的《雷说》和《续风雨雷电说》中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法有真伪《雷说》开篇便言:“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杳冥恍惚,虚
-
入道修行为什么要发愿、行愿?
道教师父收徒传法时,往往会令弟子先发愿盟誓,向天地祖师做出保证和约定,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践行,尤其是萨天师一脉,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萨祖深知求道之艰,将谆谆教诲著成《雷说》,无所保留地详述了修行精髓,为后世弟子指玄示要。下文从《雷说》与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让人回味无穷的四首道教诗词
道教是源自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由东汉张道陵天师所创,道教文化包罗万象,不仅有斋醮科仪、丹道等道法,也包含了传统的哲学、科学、医药学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比如道教的诗词就描写了道教的生活,或是借助道教神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
-
浅说正邪两赋论和元气论的关系
正邪两赋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元气论上的理论观点。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的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气论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所谓的"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
-
如何解决焦虑症,道家思想来帮忙
现代人在充分享受各种的便捷的同时,也得了现代人才会有的病,如同硬币的两面。焦虑症,也是现代人普遍都有的病,只是或轻或重程度不同而已。对焦虑症的定义: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体验的病症。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