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养生

《黄帝内经》饮食指南:五味当谨和,偏嗜勿太过

阴阳五行学说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黄帝内经》巧妙地将阴阳和五行结合到一块,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五行理论,并以此指导医学实践和疾病防治。

依据《黄帝内经》理论,五行囊括万物,自然界以及人体各脏腑都可以进行五行归类,其中自然界有五味:酸、甘、苦、辛、咸;人有五脏:心、肝、脾、肺、肾。饮食五味可以补益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其味不同,对脏腑的作用也有所侧重。《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人体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各脏腑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对立统一,以平为期。若五味偏嗜,则会造成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间这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平衡受到破坏,损伤五脏精气,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五味虽能补益五脏,太过则为害。《素问·生气通天论》详细论述了五味偏嗜给机体带来的影响:“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饮食五味对人体具有“养”和“伤”的双重作用。人的形体属阴,其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精血、津液等,来源于饮食物的五味,但五宫(五脏)功能的伤害,又可导源于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酸味本来有滋养肝的作用,但食酸太过,反而伤肝,引起肝气偏盛。肝属木,脾属土,肝气偏盛势必要木克土,导致脾运失常,水谷精气的来源不足。所以说“肝气以津(太盛),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咸味先入肾,肾主骨,多食咸则伤肾,“劳”即劳伤,肾伤则骨亦伤。“短肌”是指肌肉萎缩,“心气抑”是指心气被抑遏。肾属水,心属火,肾气过盛除了导致骨病,还会肾水凌心,克害心脏,以及反侮脾土,而脾主肌肉,脾病则肌肉萎缩。“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甘本入脾,过食甘味可伤脾胃之气,引起心下(胃脘)胀满,而气逆不舒。脾土太过,克害肾水,以至肾气失去平衡而发生疾病。黑色与肾相应,肾病则面部显露本色。“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苦味先入心,过食苦味可伤及心气;心脾有火土相生的子母关系,故心病则脾气不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胃气呆滞,而致发生消化不良和胀满等症状,如同“母病及子”。“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辛味入肺,过食辛味则伤肺,肺属金,肺气太过则克害肝木,肝主筋,从而导致筋脉失去正常的功能,发生阻滞不利和松缓失常等现象。过辛又能伤气,气伤则神伤,故而出现精神衰弱等症状。

通过五行生克的规律,我们可以了解偏嗜五味给健康带来的危害。当然,五味所伤并非如此千篇一律的,这仅是古人举例简述。同时,五味的性能又有所不同,如苦味又有苦寒与苦温之别,对人体的影响来说,亦各有不同,还须辩证看待。但不论如何,万变不离其宗。《素问·生气通天论》总结饮食指南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谨和五味”是《黄帝内经》重点提倡的饮食之道,不仅指调和五味,即五味宜忌要与食物的四气、归经相结合,以及考虑到季节变化和个人体质;还包括合理且多样化的饮食,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如此方能使机体保持正常的健康,使骨骼坚固、筋脉柔和、气血流通、腠理固密,享有天赋的寿命。文字整理/华蕾

返回列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