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符箓浅探
道教符箓浅探
道教常有“道无术不行”及“道寓于术”之说,认为行术就是演道。在众多道术中,符箓是其中最主要的。
什么是“符”?《说文解字》说:“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在古代,符是帝王下达旨令的凭证,它据有无尚的权威。后来方术之士,亦谓天神有符,或为图,或为篆文,在天空中以云彩显现出来,方士录之,遂成神符。或者说,天神授给了方士神符。神符之说,东汉已有之,如《后汉书·费长房传》说:“翁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
东汉晚期兴起的五斗米道与大平道,开始大量使用神符。如《太平经》卷一至十七所说后圣李君传授青童大帝的二十四诀中,便有“服开明灵符”、“佩星象符”、“佩五神符”。认为服符水、佩符图均可以“灾害不能伤,魔邪不敢难”。服符水也称为“吞字”,因符“以丹为字”,故亦称“丹书吞字”。现在所能见到的道教最早的符字,便是《太平经》中所载的“复文”。《太平经》一〇八卷说:“欲除疾病而开道者,取诀于丹书吞字也。”符字、符图是天神的文字与图符,据有神威,吞符则是天神之旨令入人体中,佩符则是有天神护佑,因而有病自除,有邪魔亦不敢侵犯。又据《三国志·张鲁传》载,张陵“学道鹄鸣山中,造作符书”。道书中说太上老君授祖天师符图七十卷。五斗米道亦行以符水为人治病和以符咒召劾鬼神之术。魏晋南北朝造作符图及信行符图之术更盛,如《抱朴子·登涉篇》便说:“有老君黄庭中胎四十九真秘符,入山林,以甲寅日丹书白素,……辟山川鬼万精、虎狼虫毒也。”
“箓”本来是记录之意。一种“箓”是指戒录,即道教登真箓,也就是奉道人的名册,另一种则是指记录天神的名册。据《云笈七签》卷四十五《明正一箓第三》说:“箓者,太上神真之灵文,九天众圣之秘言,将以检劾三界官属,御运元元,统握群品,鉴骘罪福,考明功过善恶轻重,纪于简籍。”即依照天神的旨令,检劾三界官属之功过,同时也按他们的职责去役使他们。因此符、箓并用,统称“符箓”。“符”与“箓”总起来说,即依照天神所授信符,按诸神名册所定之职责,命令某神去执行。故掌握了符箓,便有了代天神役使三界官属的权威。
道教“三山符箓”,是指魏晋南北朝以后,龙虎山、阁皂山、茅山分传之天师、灵宝、上清三宗经箓。明以后统称正一符箓。
在坛醮祈禳等宗教活动中,常与符箓并用的还有禁咒、令、印。禁咒,亦称神咒、神祝,即天神的语言。《太平经》卷五十中说:“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谓之神祝也。”对病人念禁咒,便能召神为之除疾。令,即依照官府公文语气对鬼神下命令,坛醮法器中有令旗,道士念咒中常有“急急如律令”之语。印,仿照官府之印所刻的天神之印,其作用略与符同。《隋书·经籍志》中说:“又以木为印,刻星辰日月于其上,吸气执之,以印疾病,多有愈者。”这种“印”至今犹为坛醮中的法器之一。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云:“吾家法箓,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生死,大可以镇邦家,小可以祛灾祸。然得之在修,失之在堕”。由此可见,“符箓”是道家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缘得之者当倍加珍惜,勤修苦炼,多用以普济众生,方不负祖师传道真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道士要注重持守戒律
道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承载中华厚重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形成了完备的戒律体系,为世人周知的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
-
祝由医学跟心理疗法是一回事吗?
随着天师府祝由医学在社会上的普传,越来越多的人对神秘的祝由术产生了深厚兴趣。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养生爱好者而言,祝由术在调理治疗疾病、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等方面,有着显著独到的疗效,是不可多得的医学技法;对于道教信徒、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祝由是
-
拜了师,学了法,却不怎么灵验?萨祖早就解释过了
对道教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道法,必须有师传。很多人拜了师,跟师父学了法,却发现不怎么灵验,这是什么原因?萨祖的《雷说》和《续风雨雷电说》中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法有真伪《雷说》开篇便言:“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杳冥恍惚,虚
-
入道修行为什么要发愿、行愿?
道教师父收徒传法时,往往会令弟子先发愿盟誓,向天地祖师做出保证和约定,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践行,尤其是萨天师一脉,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萨祖深知求道之艰,将谆谆教诲著成《雷说》,无所保留地详述了修行精髓,为后世弟子指玄示要。下文从《雷说》与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让人回味无穷的四首道教诗词
道教是源自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由东汉张道陵天师所创,道教文化包罗万象,不仅有斋醮科仪、丹道等道法,也包含了传统的哲学、科学、医药学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比如道教的诗词就描写了道教的生活,或是借助道教神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
-
浅说正邪两赋论和元气论的关系
正邪两赋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元气论上的理论观点。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的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气论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所谓的"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
-
如何解决焦虑症,道家思想来帮忙
现代人在充分享受各种的便捷的同时,也得了现代人才会有的病,如同硬币的两面。焦虑症,也是现代人普遍都有的病,只是或轻或重程度不同而已。对焦虑症的定义: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体验的病症。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