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蔬亦药的百合,正是秋季饮食佳品
秋天是吃百合的季节。鲜百合的做法很多,可以搭配时蔬炒菜,或是用来煲汤、煮粥,直接蒸着吃都可以。鲜百合的碳水含量接近40% ,比米饭和面条还要多,是完全可以当“饭”吃的蔬菜!百合中的钾含量在蔬菜中排名前五,而且钠含量极低,非常适合高血压人群食用。不仅如此,百合的药用功效也很多,所以近几年百合也成为了养生餐饮界的新宠儿。
一、百合的功效
百合自古被许多医药典籍记载。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百合之根,以众瓣合成也。或云专治百合病,故名,亦通。”《本经》中说它:“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等等。
总结一下:百合,性味甘;微苦、微寒。归经心、肺经。功能: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治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
二、治疗百合病的百合地黄汤
在中医里,有一种病就叫做百合病——是以神志恍惚、精神不定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病。因其治疗以百合为主药,故名百合病。这种百合病,在现代医学里,用仪器是检查不出任何问题的,最后基本上都会按照精神类疾病进行治疗。因为大多数病人都会有抑郁、烦躁、口中碎碎念的所谓情志不正常的症状。
名医曹颖甫先生在《金匮发微》中说,百合病的起因是肺阴亏虚,百脉精液皆燥而导致百脉俱病。医圣张仲景给出的药方是百合地黄汤,功效为养阴清热凉血,补益心肺。
百合地黄汤组方:百合七枚(掰开),生地黄汁一升。先将百合掰开,用水浸一宿,等上面有白沫浮出后,把水倒掉。然后用泉水二升煎煮百合至水一升。倒入生地黄汁,煎至一升半,分两次服。中病即止,大便当如漆。
三、治疗阴虚咳嗽的百合固金汤
百合入心、肺经,可以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所以只要是由心阴、肺阴亏虚引起的病证,它都可以派上用场。比如常用来治疗阴虚咳嗽,症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百合固金汤组方:熟地、生地、当归各9克,白芍、甘草各3克,桔梗、玄参各3克,贝母、麦冬、百合各12克。(剂量仅供参考,具体请遵医嘱)。功效为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四、百合食疗方
日常生活中,肺肾阴虚引起的病证很多,如果情况不严重,完全可以选择食疗的方法。比如百合鸡子黄汤或者百合白米粥,对于老年人阴虚有热引起的心烦失眠,胃口不好,情绪起伏不定有很好的疗效,可以当作日常食物长期服用。
而对于孩子的阴虚咳嗽,咳嗽痰中带血,百合鸡子黄汤、绿豆百合汤、冰糖炖百合都是很好的食疗选择。蒸百合也是很好的办法,用鲜百合瓣与蜂蜜拌和,蒸熟后嚼食可治肺热咳嗽。百合冬瓜汤则有润肺、清热、解暑的功效,是夏季可以常吃的食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百合中含有的秋水仙碱,含有一定的毒性。但秋水仙碱并不耐热,且易溶于冷水,所以只要经过冷水浸泡和加热的处理,就可以安心食用了。总之,百合既可以作为食物常服,也可以作为中药药用,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它,才能彻底发挥它的功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薄荷叶,相信大家即使没见过也听说过。其实薄荷叶不但是调味品、香料,还是中药里面发散风热药的代表,很多人都知道咽喉稍微有点上火,吃几个薄荷糖会凉凉的。身体起了些红疹子,肺热亢盛,
-
以花养人——栀子花开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初夏,正是栀子花盛开的时节。一朵朵皎洁纯净的花朵点缀在翠绿的枝头,清风拂过,白玉般的花朵随风摇曳,独特的花香让人顿觉清凉。栀子花不仅美丽幽香,它还是可食用可药用。今天就来说一说好看又好吃的栀子花。栀子花的药用价值
-
久坐,最温柔的慢性自杀,早知道早避免
坐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状态,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人习惯于超长久坐,可以几小时一动不动。殊不知,久坐被称为“最温柔的慢性自杀”,对身体危害非常大,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其列为:十大致病致死元凶之一。一、久坐伤肉《黄帝内经》早就有“久坐
-
以花养人——“百花之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我国特有花卉,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陵中。自南北朝起牡丹已经开始被人工栽培作为观赏花卉。牡丹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牡丹的根、花均可入药,是不折不扣的“养生花”。牡
-
大病初歇,可以洗澡吗?
“朋友们,血泪经验,你们千万别洗澡啊!”“发烧一直出汗,身上很不舒服。到了第四天,实在头痒的受不了,就洗了一个澡,结果又难受了起来,头疼欲裂、发热、咽痛又回来了。”这几天微信群里不少人都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我们千万别在彻底好之前去洗澡,能忍
-
又到秋季,讲讲“肺”话
秋高气爽,干燥的风貌似乎成为秋天的代名词。随着秋季的到来,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脱屑等不适症状,这都是秋季干燥气候的影响。中医学认为秋季与肺气息息相关,而秋季的干燥气候容易侵袭肺部,而肺被称为“娇脏”,对于暖气和寒气都很敏
-
药王孙思邈的饮食养生之道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一生治病救人无数,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相传他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他深谙养生之道,他的饮食养生观念既体现了《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