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寒露:秋渐重,寒加衣
每年10月8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95度,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深秋的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出现“寒”字最早的,“寒露”寓意此时的气温比“白露”更低,此后,天气逐渐由凉爽向寒冷过渡,田野里,青草上的露珠寒光四射,正如俗语“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一、节气习俗
赏菊花—深秋时节,其他的花朵都已零落,唯有菊花,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留给世人阵阵怡人香气,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无意争奇斗艳,热烈而不放肆,甘做萧索秋日的点缀。人生就该淡如菊,不求富贵名利,只求此生能够在对的时间无憾绽放。让脚步多一份从容淡定,让人生多一份澄净透彻。
观红叶—红叶为历代文人所青睐,唐代杜牧的《山行》中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即是赞美红叶。到了宋代,杨万里的《秋山》:"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更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乌桕、枫叶刻画得十分可爱。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枫叶,金秋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吃芝麻—寒露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此时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民间就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一些城市,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芝麻有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脏、助消化、化积滞、降血压、顺气和中、平喘止咳等功效,广泛应用于食疗。
二、节气养生
寒露后,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节气,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要做好顺时养生,使生理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
寒露天气特点,就是一个字:“寒”。此时秋风肃杀,天气渐凉,寒潮来临,最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因此这个时候,养生必须防止寒邪伤人,特别是足部的保暖,尤为关键。谚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对于常年体质虚弱的人,脚经常是冰凉的,因而中医有“寒从脚起”的说法,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用热水泡脚,历代养生家也把热水泡脚作为养生益寿的一项措施,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
秋季多燥,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熏烤、香燥、辛辣刺激等食物要少食用。此外,板栗、柿子也已上市,当季的水果也可适当吃一些,既可养肺润肠,又能对脾胃进行补养,还可对咽干口燥等症进行防治。
晚秋时节,天气骤冷,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们容易情绪低落,有些人甚至出现季节性抑郁,产生“悲秋”之伤。中医认为,易发怒、脾气暴躁、焦虑情绪都会大动肝火,对养阴不利,此时需要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时,要及时调整情绪来应对节气的转变,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就尤为重要。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
为什么一个薄荷叶,心情不好用它,感冒发烧用它,连皮肤瘙痒也要用它薄荷叶,相信大家即使没见过也听说过。其实薄荷叶不但是调味品、香料,还是中药里面发散风热药的代表,很多人都知道咽喉稍微有点上火,吃几个薄荷糖会凉凉的。身体起了些红疹子,肺热亢盛,
-
以花养人——栀子花开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初夏,正是栀子花盛开的时节。一朵朵皎洁纯净的花朵点缀在翠绿的枝头,清风拂过,白玉般的花朵随风摇曳,独特的花香让人顿觉清凉。栀子花不仅美丽幽香,它还是可食用可药用。今天就来说一说好看又好吃的栀子花。栀子花的药用价值
-
久坐,最温柔的慢性自杀,早知道早避免
坐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状态,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人习惯于超长久坐,可以几小时一动不动。殊不知,久坐被称为“最温柔的慢性自杀”,对身体危害非常大,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其列为:十大致病致死元凶之一。一、久坐伤肉《黄帝内经》早就有“久坐
-
以花养人——“百花之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我国特有花卉,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陵中。自南北朝起牡丹已经开始被人工栽培作为观赏花卉。牡丹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牡丹的根、花均可入药,是不折不扣的“养生花”。牡
-
大病初歇,可以洗澡吗?
“朋友们,血泪经验,你们千万别洗澡啊!”“发烧一直出汗,身上很不舒服。到了第四天,实在头痒的受不了,就洗了一个澡,结果又难受了起来,头疼欲裂、发热、咽痛又回来了。”这几天微信群里不少人都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我们千万别在彻底好之前去洗澡,能忍
-
又到秋季,讲讲“肺”话
秋高气爽,干燥的风貌似乎成为秋天的代名词。随着秋季的到来,人们常常会感受到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脱屑等不适症状,这都是秋季干燥气候的影响。中医学认为秋季与肺气息息相关,而秋季的干燥气候容易侵袭肺部,而肺被称为“娇脏”,对于暖气和寒气都很敏
-
药王孙思邈的饮食养生之道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道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一生治病救人无数,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相传他百余岁时犹视听不衰,神采甚茂,可谓古之聪明博达长寿者也。他深谙养生之道,他的饮食养生观念既体现了《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