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养生

饮食养生应循“自然之道”

大家知道,饮食调理在疾病康复、抗衰老及营养保健上都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日常该如何去选择理想的饮食呢?按照“天人相应”观点,理想的饮食在于顺应自然。而顺应自然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一是回归人类饮食的自然本性;二是按时空变化及个体的习性而顺势平衡饮食;三是随疾病所宜,依各人所喜而顺势平衡饮食。

最理想的保健饮食是自然饮食

医学研究表明不当饮食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目前饮食中的致病因素大都是由于近代以来人类较快地改变了饮食习惯所致。饮食习惯改变太快,致使机体结构与功能不能很好地相适应,就容易产生病变。比如现在很多食品都含有化学添加剂,引起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为了尽快摆脱这些致病因素,国内外不少学者提出饮食应返归自然,复其本性,使膳食与生理功能相适应而平衡。

那么什么样的饮食才是最理想的呢?从机体肠胃功能与解剖特点上看,食肉动物小肠短,大肠直而平滑,素食动物胃复杂且大,大小肠均长,而人类胃肠结构则介于两者之间,稍偏向素食动物。所以人类饮食的自然本性应当是以植物为主、动物为辅。再从进化观点看,我们祖先所获取的食物也主要是野生植物与少量动物,于是,人类机体结构与代谢功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相应地稳定了下来。所以有学者认为人类远祖的食物可以是现代饮食的参照标准。现在有人提出饮食应高营养、高蛋白,也有人主张素食,其实大多是矫枉过正。理想的饮食应从人的自然本性中去寻求,饮食的返朴归真是防止众多现代病的主要措施。比如,许多长寿地区几乎都位于僻远的以农为主的山区,除一些环境因素外,主要原因应当与饮食上保持古老习惯有关。

依“天人相应”来调制饮食

天人相应是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传统饮食调制也遵循这个思想,所以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应天时的饮食养生法则。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饮膳正要》就是据此而提出的。我们每天的饮食安排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一天气温变化与一年四季变化相似,人体生理活动也有年、日节律。据此,每天三餐饮食可参照“上午养阳,下午养阴”进行调配。早餐以阳性食物为主,助人体阳气之生发,可选择富有营养的粥,以及奶、蛋制品,加些辛甘的植物性食物。中午机体阳气盛隆,阴气始生,宜以阳性与阴性食品互相搭配,食物尽可能丰富,以五谷、肉禽、蔬菜、水产混合饮食。晚餐则以阴性食物为主,尽量素食,味以酸咸为主。反之,如果上午过食阴性食物,会因困顿阳气使人精神不振,晚上过吃阳性食物则使人亢奋不宁。食物的数量分配也可参照上午主生长,下午主收藏的规律。“平旦阳气生”,故早餐宜高质量而易消化食物。“日中阳气隆”,故中餐应吃得量多。“日西阳气已虚”,晚餐则宜少,即所谓“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

食以喜为补,随各人所宜

中医理论认为“五味合五脏之气”,脏腑病变时,内外物质交换失却平衡,在摄食上就会出现对五味的偏喜偏恶。《金匾要略》说“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饮食疗法应按“病随五味所宜”去选择食品,调味制食。

脏腑病变对饮食的喜恶主要反映在“胃口”上,中医在治病与养生中十分重视脾胃功能,要使食疗取得理想效果,首先要适合“胃口”,使脾胃喜于受纳。病变产生对某些食物的喜恶是机体自我调节与自我保护能力的反应,如肝胆病患者厌食油腻,胃寒者喜食辛咸,这些表现都为我们选择有效食疗提供了根据。生活中一些癌症患者,由于求医心切,容易轻信所谓“有效”的食疗法,且不说效果如何,有些选食就过于考究,配制怪异,吃了反而大倒胃口,正气随之损伤,弊多利少。

食欲是机体生理需要所引起的心理欲求,病变时除了饮食改变同时还产生了心理变化。病变、心理、饮食三者互相影响,饮食调制就应注意患者心理需求,切勿刻板强制。必需食物的获得,既补充了生理上的需要,还满足了心理上的欲求,有利于病体康复。特别是慢性病人、小儿患者,如果医生墨守成规,教条地执行饮食宜忌,不注意心理因素,病人勉强接受,饮食封闭又单调乏味,心理长期受到抑制,反而不利病情。

食物对病人的宜忌不是绝对的,即如胆固醇对人体的利弊也是相对的,有些与患者的心理状态与体质有很大关系。况且食疗方法繁多,没有一个理想的固定模式与“标准”的食谱,各人饮食喜好有较大差异,除非与致病因素直接相关,否则不可东施效肇,过分强调忌口,而应该采取“顺势平衡”的方式进行调养,防止因平衡失调而加重病理反应。。

你若顺从自然,就易于征服自然,我们寻求最佳的养生保健饮食就在于顺应自然之中。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