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养生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捂”都有啥讲究?

老话常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每逢开春时节,就不得不提起“春

捂”,这“春捂”到底有没有道理,又应该怎么捂呢?

为什么要“春捂”

“春捂”指的是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棉衣。“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升降不定,需要适当地“捂一捂”,以免受风寒而变生杂病。

古代医家历来都重视“春捂”,也就是“春不忙减衣”。民间所谓的“二月休把棉衣撤,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传统医学角度讲,春气阳气生发,木气疏泄,人体容易下元不足。从整年四时来看,初春其实是人气最虚的一段时间。春捂就是为了养阳,就是为了春天的生发。

春季天地间阳气生发,人体阳气也从五脏六腑向体表发散,毛孔逐渐张开了,若这时候被寒风吹到或被湿冷的雨水淋湿,风寒或寒湿将长驱而入,损害人体阳气,引起发烧怕冷、汗出、恶风等症状。道医孙思邈强调:“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

  现代人也早已认识到,如过早脱去棉衣,极易受寒,寒则伤肺,易导致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春天还是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多发季节。这些疾病的发生虽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但感染后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的体质和起居调理。不忙脱衣,“春捂” 得法,将会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好基础。

如何正确“春捂”

“春捂”有讲究,捂错了也会伤身体,掌握“春捂”的正确方法十分重要。

“春捂”宜“下厚上薄”。寒多自下而起,加之春季人体下元空虚,春季衣物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也有“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之说,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天人相应”。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

“春捂”的重点部位。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背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后背如果受寒,容易阳气不足,有碍升发。腹部是阴经积聚的地方,腹部温度太低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出现。因为“寒从脚下起”,足部保暖有助于温暖全身。此外,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避免头面部直接吹冷风,特别是酒后及运动后。

“春捂”要有度。“捂”不是捂得越厚越好,应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春季,蓄积于体内的阳气外发,若无法及时疏泄,阳气内藏过多,会化成热邪,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出血,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所以“春捂”务必有度。

“春捂”也要配合锻炼与饮食起居。“春夏养阳”是《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养生理念,想要养好阳气,还需要适当的锻炼与饮食起居。从春天开始加强身体锻炼,可以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饮食上要注意调养肝气去春火,应该多吃甘淡食物,如黑米、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有菠菜、韭菜、芹菜、油菜和胡萝卜等;果品有栗子、红枣、枸杞和菠萝等。除了正确春捂与药食调理外,还需调养精神,制怒养肝,以防春火萌动。

总之,“春捂”这一经验总结,蕴含了古人的智慧,既是顺应阳气生发的养生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对于现代人仍然有重要意义。

又是一年春来到,你知道如何“捂”了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