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养生

“太岁上山咯——!”立春道家的岁时风俗怎么过?

一、立春交岁

2021年2月3日22时59分,是为今年的“立春”日。这时节一到,意味着庚子年结束,辛丑年开始,以立春为交界,新的一岁开始了。

“岁星”指木星,我战国最早在秦朝时候已经发现木星了,古人观察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12年,在黄道上划分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是一岁,这一特性使得木星成为了天空中一个巨大的时钟。“。

“木”这个字在古人看来,代表东方、春天,代表着嘉禾的生长期,因此而增添了许多吉庆的色彩,新岁伊始,人们便有许多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要在立春前完成。

对“岁”的习俗,由战国时期的天体崇拜,逐渐演变成为对六十花甲子神明的祭祀典礼。随着道教的兴盛和发展,“拜太岁”逐渐变成了人们祈求神明护佑一种仪式。

二、古人的崇道风俗:“勾芒打春牛”

唐代以后,立春节日的过法在各地多有不同,但是都十分有趣。譬如杭州地区,立春前一日,官员全副执事往庆春门外迎请勾芒神(有地区称句芒)。“勾芒”乃木神的名称,立春前迎接木神,祈求春种顺利。

在这场仪式中,神像高约二尺,双髻,立像。

(图为后人想象所画勾芒,图片来自网络)

勾芒神的神亭之前设置若干彩亭,供有瓷瓶,插富贵花以及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执事。街市处处张灯结彩,是夜烧香,通宵热闹。

次日,立春前一时,勾芒神起身上殿,称“太岁上山”。吴山有太岁庙,大殿供有太岁至德帝君,两旁列供六十甲子值年太岁,殿左每年轮供本甲子太岁一位,殿右供勾芒神。前供锡制元宝式大香炉。祭拜之人,各执钱香,置于元宝炉内。又以年糕黄豆荚煮熟,任人取食,名曰“元宝汤”。

唐代卢肇《春牛榜子》:“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岁首常思盘中餐,脆鞭一响打出春。“

诗中记载了“打春牛“的有趣风俗,这也是民间崇尚道家风俗的体现。

打春牛在立春节日举行。立春前一天,地方官员沐浴更衣,步行至郊外,摆桌上供,烧香跪拜。并于供桌前做一头象征春牛的土牛,让人扮作象征生命的勾芒神举鞭打土牛,意谓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六朝时始用纸牛代替土牛,并于纸糊牛肚里装上五谷,人扮勾芒神举鞭狠打,牛倒纸破,五谷四溢,以兆来年五谷丰登。

滇西鹤庆一带白族打泥牛为春牛,将泥牛捣碎后,人人争抢其泥放入自家田地。春牛色彩有黄、黑、灰、蓝、绿,忌用白色。

三、“春三月,谓之发陈”

除了饮食、祭祀习俗,立春以后,对养生来说,就进入了“春三月“的伊始,也是除旧迎新的开始。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谓之发陈”,“发”指发散;“陈”指陈旧。《黄帝内经》没有把万物发芽的叫发新而叫做发陈,是因为这些植物的嫩芽具有将植物陈积物质发散掉的功效。所以如果人体的阳气发散不出来,可借助这些芽的力量来帮助发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这样记载:“唯此豆芽白美独异,食后清心养身,具有解酒毒、热毒,利三焦之功。

因此立春后,不仅可以逐渐开展散步、舒展的晨练活动,也可以吃一些芽、苗类的食物,或者少吃一些辛辣口味的食物,小酌几杯,都是取其“发散”之意。

冬天已过去,而冬季所食甚为肥厚,往往容易积攒出“脂肪肝”的病症,体内痰湿等浊气沉积在肝,更需要春季发散出来,道家讲究因时而动,春季多按摩身体的下列穴位,具有保护肝脏、增强脂肪代谢的作用。

(1)穴位: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

(2)每日选取穴位3-4个。

(3)使用方法:每穴轻轻点按10-15分钟,以微红微热为宜。

(本文部分内容援引自《道教大辞典》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