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疫情之下,道医教你增强免疫力
目前新冠肺炎仍在肆虐全球,国内疫情也尚未结束,不断出现零星感染者,呈现多点散发趋势。做好各方面的防护措施,提升正气,增强免疫力,可以有效预防新冠肺炎。一.什么是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出自《素问·刺法论》,原文中讲述的就是不染疫病的原因。正气与邪气相对,整个疾病的过程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正气一般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常情况下,人体气血运行通畅,气机条达,则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环境来抵御邪气。关于“气”,《黄帝内经》中不仅提到了正气,还述及了:元气、真气、精气、宗气、营卫之气、脏腑经络之气等,其实各种气最终均可与正气相联,诸气本是一气,“同出而异名”,可以理解为正气处于人体不同部位或发挥不同功用,而冠以不同的名字。二.正气与免疫力的关系免疫力与正气是东西方医学的两种不同概念,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免疫力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并排斥异构物质的生理功能,大致相当于正气的抗病能力。所以免疫力不等于正气,而正气的功能包含免疫力。“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道医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源,因此,非常重视人体正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正气充盈,抗病力强,致病邪气难以侵袭,或虽有邪气侵入,身体也能很快恢复正常。不过人体免疫力是有一定限度的,避免邪气的侵袭也是预防疫情的重要环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刺法论》强调:要“避其毒气”。因此,面对疫情我们不仅要提升正气,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通风洗手等,双管齐下,有备无患。三.如何提升正气,增强免疫力提升正气即提升人体的机能与抗病能力,进而益寿延年,是古人千百年来的追求,道医对此也颇有研究。新冠肺炎病邪主要为“寒湿”,因此在冬季传染性更强,要特别注意固护阳气。1.饮食起居起居有常,与天地同步,按照《黄帝内经》中四时养生的的时间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可以有效增强免疫力。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可以使气血运行通畅。饮食均衡,少吃肥甘厚腻、生冷寒凉,《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一段话是我们整个饮食的指导纲领。2.修身养性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正气歌》开篇说:“天地有正气。”道家奉行天人合一,不仅人体有正气,天地之间也有正气。“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若能做到正心正念,心情舒畅,减少欲望,精神内守,时刻心存正气,自然会与天地间之正气同气相求,浑然一体,“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3.道医祝由具备传承的道医祝由法可以通过沟通神明,调动宇宙能量,为患者扶正祛邪。肾为先天之本,肺主一身之气,因此提升正气、增强免疫力以使用【肾病+肺病+气虚】符箓为主,辨证后可叠加其它符箓。根据四象脉诊辨证或患者本人症状对症使用效果更佳。4.艾灸烟熏自古以来人们就用艾叶烟熏防瘟疫。东晋著名道医葛洪在他的《肘后备急方》中就介绍了用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的方法:在瘟疫流行时“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而且认为用这种方法预防疫病传染,效果“极佳”。道医孙思邈也提出:“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正是用灸法来预防瘟疫感染。“日为天之阳,艾为地之阳”,通过艾灸道家秘传穴位,可以通行十二经,疏通经络,条达气机,温阳散寒,进而提升正气与免疫力。穴位:膻中、中脘、气海、大杼、膈俞、足三里、阳陵泉、关元、阳池方法:每日选取穴位3个,艾灸30分钟左右
(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舌头放得好,妙处可不少(下篇)
上篇我们介绍了舌头的位置放不对,对人的外在容貌和健康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篇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下,如果舌头位置放好了,天长日久下来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一、舌顶上腭对于道家修行的好处从道家修行养生的角度来说,舌顶上腭是老祖宗自古就传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饮食是维系生命的必要因素,也是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甚至以前人们见面用“吃了没”打招呼。“吃”与每个人的性命息
-
首席补气要药——黄芪
最近有位朋友在用黄芪煮水喝,喝了几天遂来找小编询问,为什么喝了几天又是上火又是头晕失眠的,这黄芪不是补药么?黄芪确是补药,但补药也不是人人皆宜的,更不是随便吃随时补的。本文便带大家认识一下黄芪的正确用法。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区别黄芪在古时的本草
-
“二阳”来袭,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五一”假期过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二阳的讨论。据北京疾控公布的第19周 (5月8日-14日)的数据,新冠感染连续3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钟南山院士分析说,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将
-
道医带你识本草:是什么决定了一味药的属性?
有一天,仙人命令童子将山中能做药材的草木都采回来,童子空手而归,仙人问其原因,童子答曰:“满山皆药,无从采起。”在高明的医者眼中,宇宙万物皆可为药,也皆可不为药,全在于万物的属性是否对症。如对症下药,砒霜水银也能药到病除;如用药不当,人参灵
-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时令已经到了深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别有一番美景。秋天是个美丽浪漫的季节,但是秋天也是个干燥的季节。很多人一觉醒来都会感到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