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人傻傻分不清的中药
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这样的情况对于不熟悉中药的人来说,很容易产生混淆弄错药物,轻者影响疗效,重者引起不良反应,会给用药安全带来隐患。
本文就以几组名字相似,但性味功效却大有不同的中药为例,将此现象加以说明。
附子和白附子
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入药部位为其块根。味辛甘而性大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卫阳虚诸证及寒湿痹痛。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
白附子:是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味辛而性温,归胃、肝经。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之功效,主治风痰壅胜、口眼歪斜、破伤风、偏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等症。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平常我们所说的附片(白附片)其实是附子加工后的产物,与白附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药材。
川贝母和浙贝母
川贝母:是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的干燥地下鳞茎,因主要产于四川而得名。味苦甘而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痈之功效,可用于肺热燥咳、痰中带血、阴虚劳嗽、干咳少痰等病症。
浙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要产于浙江而得名。味苦而性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化痰、解毒散结之功效,可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症。
川贝母与浙贝母功效虽相近却不同。川贝母止咳化痰功效较强,但清火散结之力不及浙贝母。川贝母虚实两证皆可用,但最适用于虚证;浙贝母开泄力强,临床多用于炎性、痰热郁肺咳嗽,也常用于痈毒肿痛、瘰疬未溃之证。浙贝母多用于表邪之实证。
五加皮和香加皮
五加皮:是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又称南五加皮。味辛苦而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消水肿之功效,可用于风湿痹痛、腰膝痿软、四肢拘挛、体虚乏力、水肿、脚气等症。
香加皮:是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又称北五加皮。味辛苦而性温,归心、肝、肾经。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强心利水之功效,可用于下肢浮肿、心悸气短、风寒湿痹、腰膝酸软等症。
五加皮和香加皮的科属不同,功效也不一样。前者补肝肾、强筋骨作用较好,后者强心利尿作用较好。
川木通和关木通
川木通:是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味苦而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通经下乳之功效,可用于水肿、口舌生疮、经闭乳少、小便不通、关节痹痛等症。
关木通:是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味苦而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具有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之功效,可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水肿、热淋 涩痛、白带异常、经闭乳少、湿热痹痛等症。
两者虽功效相近,但辨证所属不同。湿热瘀血所致的经脉不通、阻滞气化诸证应用川木通,心火亢盛所致的经脉不通、阻滞气化诸证应用关木通。但因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具有较强的肾毒性,临床上已被禁止使用。
鸡血藤和大血藤
鸡血藤:是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味苦甘而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行血补血,舒筋活络、调经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月经不调、血虚经闭,以及关节酸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等症。
大血藤:是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的藤茎,也叫红藤。味苦而性平,归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可用于肠痈腹痛、热毒疮疡、闭经痛经、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
这两者为不同科属的不同药材,功能主治均不相同,切不可将二者混同应用。
故纸和破故纸
故纸:是紫薇科植物木蝴蝶的成熟种子,常用的别名有木蝴蝶、千张纸、玉蝴蝶、白故子等。味苦甘而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敛疮生肌之功效,可用于咽痛喉痹、声音嘶哑、咳嗽、肝胃气痛、疮疡久溃不敛、浸淫疮等症。
破故纸:是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又名补骨脂。味辛苦而性温,归肾、脾经。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纳气平喘、温脾止泻之功效,可用于肾阳不足的阳痿、腰膝冷痛等症,和肾虚不固的滑精、尿频、遗尿等症,以及脾肾阳虚的泄泻、虚喘气短等症。
故纸与破故纸极易被混淆,二者寒温有别功效各异,在制方抓药时需仔细甄别。
白蒺藜和潼蒺藜
白蒺藜:是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又名刺蒺藜。味辛苦而性温,归肝经。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之功效,可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风疹瘙痒、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经闭癥瘕等症。
潼蒺藜:是豆科黄芪属植物扁茎黄芪的种子,又名沙苑蒺藜。味甘而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温补肝肾、固精明目之功效,可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遗尿尿频、白浊带下、眩晕、目暗昏花等症。
虽然二者都有明目的作用,但白蒺藜长于疏风平肝,潼蒺藜则长于补肝益肾,在用药时应予以分别。
蛤蚧、海蛤壳、文蛤
蛤蚧:是壁虎科动物蛤蚧的干燥体。味咸而性平,归肺、肾经。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之功效,可用于肺虚引起的咳嗽、肾虚引起的作喘、以及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遗精、尿频等症。
海蛤壳:是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味苦咸而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利尿之功效,可用于肺热痰稠、咳嗽气喘、瘿瘤、痰核、水气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文蛤:是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红麸杨等叶上寄生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虫寄生而形成,所以又名五倍子。味酸涩而性寒,归肺、大肠、肾经。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之功效,可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崩漏下血以及痈肿疮毒、皮肤湿疮等症。
这三味药物虽名称中都有“蛤”字,但功效各不相同。蛤蚧属补阳药,海蛤壳为化痰药,而文蛤是收涩药。
中药品种名称众多而繁杂,本文也仅是以几组常用常见药名为例,说明同名异物的现象实属多见。即使是十分熟悉中药材的朋友,也未必能记得所有药物的别名。
所以我们在遣方用药时,一是需仔细甄别确定所用药物,二是尽量选择通用的、少异议的药名,如文蛤这种极易混淆的药名,可直接选用五倍子之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